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婚姻家庭专题 > 财产分割专题 > 婚前的个人财产是否需要做公证

婚前的个人财产是否需要做公证

婚前的个人财产是否需要做公证
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关系以婚姻关系的存在为基础,婚姻关系解除时,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新婚姻法第39条规定了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即:"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在农村,"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4-03-23 10:20:06 已帮助1518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婚前的个人财产是否需要做公证
通常情况下,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未必需要经过公证手续才能生效,然而通过公证手段强化的协议具备更高的法律约束力,这也区别于普通协议的法律地位。针对常见财产类型,若其易于证明归属权,则无需进行婚前财产公证;至于难以明确举证的财产类型,我们建议您考虑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诸如房地产这样的不动产物项,因其采用了严格的登记制度及明晰的产权归属,故无需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然而,那些产权时常变动的动产,例如储蓄、珠宝玉石、金银首饰等昂贵物品,为了确保在离婚之时能够清楚界定财产的归属,的确有必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前往公证处提起公证申请,且必须填写公证申请表格。倘若有人请他人代理或者自我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将不会得到公证处的受理。婚前财产公证是指未婚男女在订立结婚登记之前达成协议,以便对各自的财产进行明确区分并予以登记的过程。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过程中,当事人需向其住所所在地或协议签署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同时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协议书(公证处可根据双方意愿协助起草);与财产相关的证明文件;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财产公证的具体程序依次为:1.当事人向公证机构提交公证申请;2.递交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财产状况证明在内的各种材料;3.公证机构对申请给予正式受理;4.经过详细的调查与核实之后,正式出具公证文书。《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