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辽宁法律咨询 > 锦州法律咨询

长期零申报,公司不会被注销吧?

郭* 辽宁-锦州 咨询 2020.08.21 23:28:25 330人阅读

长期零申报,公司不会被注销吧?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锦州律师 税务类纠纷律师 锦州税务类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可以长期零申报,但是有一定后果。如果公司长期零申报,会被税务局监控。
1、非正常原因一个评价年度内增值税或营业税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纳税信用等级就不能评为A级了;
2、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公司,会被税务机关限制发票使用,如降版降量等;
3、如果是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的,那么纳税信用等级将直接被判为D级;
4、如果当期有收入及应纳税额却零申报的,这就属于偷税,将会被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且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情节严重的还会被移送稽查。扩展资料长期零申报影响
一、对于长期零报税的企业,会被罚款,严重的还会被稽查。首先税务机关会把纳税人纳入重点的监控范围内,然后进行相关的纳税评估,如果被评估发现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的,则就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
二、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可能被税务纳入为走逃户,纳入走逃户很严重,会被纳入重大的失信黑名单中并且对外公告,还会被评定为D级的纳税人,被评为D级纳税人,就得承担D级纳税人的所有后果!
三、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并且纳税人持有发票的,则发票就会被税务降板降量,还要纳税人定期到税务机关进行发票核查。
四、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被税务机关核查到,税务局就会采用成本费用的公司来核定纳税人的收入。

2020-08-21 23:30:25 回复

如果超过三个月,会进入税局的重点观察对象,会被查账。
如果一直零申报,且查账有问题,税务局会取消公司的一般纳税人纳税资格,并认为公司是非正常户,公司的专管员也会直接取消您公司的纳税资格。
公司注册后长时间没有经营下去会被税务监控,取消核定的税种。
没有营业额可以零申报,但实收资本印花税要按实收资本0.5申报,这是一次性的,报税要到税务局申报。不管有没有营业最好每个月都要报税,可以按当地工商税务最低的标准报税零申报的话最多可以连续来两个月第3个月就不能零申报了,否则税务局查有偷税漏税嫌疑。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企业所得税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种。
增值税,一般按月申报。工业企业根据:开具发票金额/(1+6%)×6%申报增值税;商业企业根据:开具发票金额/(1+4%)×4%申报增值税。需要申报的报表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申报附列资料》、《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所有的报表应该都可以从纳税申报系统生成打印,如果需要纸质报表,可以向当地税务 机关免费索取。
企业所得税。按季度申报,年底汇算清缴。所得税征收方式可以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如果实行查账征收 ,需要报送的报表很多,并且需要出具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查账报告;如果实行核定征收,只需要报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申报表》。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纳税人报送申报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
(2)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3)消费税纳税人纳税申报纳税人报送申报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消费税申报表》及其附表(金银饰品购销存月报表)。
(4)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5)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
企业所得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逐级汇总(合并)申报。
(1)受理申报 - 受理审核 - 逐级上传到总机构所在地国税机关。
(2)汇总后的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及财务会计报表。
(3)所属成员企业纳税申报表及附表。
(4)本级纳税申报表、附表及财务会计报表。
(5)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 3 日办结。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