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触犯诈骗罪有被释放的吗?

触犯诈骗罪有被释放的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632人看过
导读:触犯诈骗罪有被释放的,如果是犯罪行为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的刑事处罚,只要是行为人执行完刑期之后,就可以被释放;如果是人民法院在经过对案件的审查之后,认为行为人不存在相应的犯罪行为,可以无罪释放。
触犯诈骗罪有被释放的吗?

一、触犯诈骗罪有被释放的吗?

诈骗罪是否会释放依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诈骗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不能当庭释放,如果人民法院对涉嫌犯诈骗罪的被告人作出无罪判决的,则应当当庭释放。反之人民法院经过审理确定被告人有罪的,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会被出庭释放,而是应当送往监狱服刑。

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只有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无罪释放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用欺骗方法骗取财物以外的其他非法利益的,也不成立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10条的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诈骗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行为人设法使被害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以致“自愿地”将自己所有或者持有的财物交付给行为人或者放弃自己的所有权,或者免除行为人交还财物的义务。诈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以欺骗的方法骗回他人久借不还的欠款的,不构成本罪。无论所骗财物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他人所有,或者转归集体非法占有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其实诈骗犯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犯罪罪名,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诈骗行为,只要是该犯罪行为人被认定为存在诈骗的犯罪情节,并且达到了刑事案件的起刑点时,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303次阅读
  • 诈骗罪人民法院在审理诈骗案件的时候,如果案件的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或者是证据不足等情形的,应该作出无罪的宣判。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2-25 1388次阅读
  • 2023.03.12 1533次阅读
  • 1次阅读
  • 符合条件可以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024-02-28 839次阅读
  • 2023.03.12 1167次阅读
  • 383次阅读
  • 首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其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再次,无罪释放是司法机关宣布在押人犯无罪并解除其被拘禁束缚的状态,恢复其人身自由。因此,犯罪中止只有在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形下免除处罚,但并不代表客观上不存在犯罪的实施事实的存在。
    2024-02-24 1015次阅读
  • 2023.03.07 2125次阅读
  • 138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