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最新职务侵占罪追诉标准是多少

最新职务侵占罪追诉标准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554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罪,数额6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即最低刑事立案标准。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新职务侵占罪追诉标准是多少

一、最新职务侵占罪追诉标准是多少

依据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数额做出大幅调整:“数额较大”的数额起点为6万元;“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为100万元。

侵占数额达到6万元可以认定为“数额较大”,故,如果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达到6万元,公司即可依法报案。

对于公司来说,追究员工刑事责任不是目标,还是应当加强源头治理,从流程上做好风险管控,不给员工职务侵占可乘之机。

二、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界限是怎样的

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但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本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本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是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主要是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相关财产或财产性权益。值得注意的是,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国家职务犯罪,当发生相关犯罪行为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而不是向监察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收集犯罪事实及证据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涉及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构成该罪的行为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024-02-28 1383次阅读
  • 2023.03.01 1949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限为五年。若犯罪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期限延长至十年。即使犯罪二十年未被发现,只要有确凿证据,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仍可追诉。
    2024-06-04 859次阅读
  • 2023.03.12 1980次阅读
  •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或者他人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犯罪行为。立案的标准,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犯罪嫌疑人是否是公职人员;2、是否存在侵占行为;3、侵占的金额;4、是否利用职务便利。
    2024-02-20 1475次阅读
  • 2023.03.06 2107次阅读
  • 如果职务侵占的金额低于6万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可能不会构成犯罪,因此不会立案侦查。然而,即使不构成犯罪,低于6万元的职务侵占行为仍可能受到民事法律的追究,单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被侵占的财产和赔偿损失。此外,如果侵占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如盗窃、诈骗等,仍可能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4-02-24 1035次阅读
  • 2023.03.13 1759次阅读
  • 如果职务侵占的金额低于6万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可能不会构成犯罪,因此不会立案侦查。然而,即使不构成犯罪,低于6万元的职务侵占行为仍可能受到民事法律的追究,单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被侵占的财产和赔偿损失。此外,如果侵占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如盗窃、诈骗等,仍可能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4-02-20 1237次阅读
  • 2023.03.02 18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