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报假警判刑几年有期徒刑

报假警判刑几年有期徒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652人看过
导读:对于故意报假警、报假案,扰乱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是依旧不知道报假警判刑几年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报假警判刑几年有期徒刑

一、报假警判刑几年有期徒刑

报假警属于谎报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治安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假冒警察一般判多少年

行为人冒充警察的,涉嫌招摇撞骗罪。根据相关的规定,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述规定从重处罚。招摇撞骗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招摇撞骗的,就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冒充人民警察实施招摇撞骗的,还要从重处罚。如果只是穿着警服,并未做任何的违法行为,也并未因此造成社会危害的,还不构成犯罪,但会受到相应的批评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三、什么情况可以选择报警

1、刑事案件;

2、治安案(事)件;

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事件;

4、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火灾、交通事故;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6、危及公共或群众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求助;

7、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报假警被治安拘留是否可以会见家属?

报假警被治安拘留的可以会见家属。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

第四十八条

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通信、会见权利。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拘留所的通信、会见管理规定。

第四十九条

被现场行政强制措施性质拘留、拘留审查、驱逐出境、遣送出境的人与他人的通信、通话、会见,应当经拘留决定机关批准。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12个小时以内予以回复。

第五十条

被拘留人与他人的来往信件不受检查和扣押,由拘留所登记、收发。发现信件内有可能夹带违禁品的,拘留所民警可以责令被拘留人当面打开信件予以安全检查。

第五十一条

被拘留人需要打电话的,应当向民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使用拘留所内固定电话进行通话,通话费用原则上自理。被拘留人打电话应当遵守拘留所的管理规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报假警属于谎报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治安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以上就是关于报假警判刑几年的相关介绍。如果您遇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可以通过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464次阅读
  • 报假警,情节严重的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给予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等处罚。有下列行为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2024-02-27 1479次阅读
  • 2023.03.08 2613次阅读
  • 300次阅读
  • 无期徒刑在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可以假释。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024-02-23 1232次阅读
  • 2023.03.01 2120次阅读
  • 313次阅读
  • 袭击警察是严重行为,但我国刑法尚未明确设立“袭警罪”。现行法律中,此类行为多归入妨碍公务或故意伤害范畴。刑罚长短取决于对警察的伤害程度,轻伤或判数年有期徒刑,重伤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刑期。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公务人员权益的尊重与保护。
    2024-05-18 1424次阅读
  • 2023.05.30 2409次阅读
  • 458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