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敲诈勒索罪最多只能判有期徒刑几年

敲诈勒索罪最多只能判有期徒刑几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1768人看过
导读:十五年。犯罪嫌疑人利用胁迫的方式让受害人交出财物,财物的数值到了立案的标准,那么就可以追究其的刑事责任,一般量刑根据敲诈的财物价值来判定。敲诈勒索罪最多只能判有期徒刑十五年,下面就将相关的内容为您做如下介绍。
敲诈勒索罪最多只能判有期徒刑几年

一、敲诈勒索罪最多只能判有期徒刑几年

敲诈勒索罪最高量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3、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

可见,两罪侵犯的客体都有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但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三、敲诈勒索罪的取证要点是什么

1、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分为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供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

5、鉴定结论;侦查检查笔录;

6、视听资料。

四、仅凭转账记录是否能告敲诈勒索

1、仅凭转账记录就可以起诉敲诈勒索。敲诈靠的是双方的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立案侦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将不予立案的理由通知控告人。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管辖范围,对报案、控告、举报、投案材料及时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将不予立案的理由通知控告人。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