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怎么判?

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453人看过
导读: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怎么判,需要法院审理贷款诈骗案件之后,依据现行刑事法律的规定确定。
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怎么判?

一、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怎么判?

发现他人在骗取贷款伙同犯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院在判刑的时候,需要遵守以下的规定:

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借用他人身份证贷款可以构成犯罪吗?

借用他人身份证贷款可能会构成骗取贷款罪,具体来说,若是满足以下四个要件,那么就构成了骗取贷款罪:

1、骗取贷款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贷款是指作为贷款人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2、骗取贷款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首先,本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所谓虚构事实,是指编造客观上不存在的事实,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信任;所谓隐瞒真相,是指有意掩盖客观存在的某些事实,使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产生错觉。

3、骗取贷款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应以骗取贷款罪的共犯论处。

4、骗取贷款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动机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转移隐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反之,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虽然其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骗手段,也不能按犯罪处理,可由银行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者加收贷款利息等办法处理。

三、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区别有哪些?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区别包括定义不同、骗取贷款的目的和用途不同等。

1、定义不同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骗取贷款的目的和用途

如果骗取贷款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也确实用于生产经营,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骗取贷款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应定贷款诈骗罪。

3、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

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骗取贷款时具有偿还能力,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应定贷款诈骗罪。

4、骗贷行为造成的后果

如果骗取的贷款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实际没有归还,则应进一步考察没有归还的原因。如果资金全部或者大部分投入了生产经营,只是因为经营失败而造成不能归还,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不是因为经营失败造成不能归还,而是因为个人挥霍等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归还,应定贷款诈骗罪。

5、案发后的归还能力

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归还全部或者大部分贷款,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贷款没有实际归还,应定贷款诈骗罪。

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得实施骗取贷款的行为,在发现他人实施了贷款骗取行为后,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若是不仅不举报,还伙同对方一起实施诈骗行为,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若是对伙同犯罪怎么判还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