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买卖 > 民法典中购房合同撤销的期限,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销

民法典中购房合同撤销的期限,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销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1473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民法典中购房合同撤销的期限,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销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民法典中购房合同撤销的期限,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销

一、民法典购房合同撤销的期限

民法典规定,购房合同被撤销后,购房合同自始至终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随时重新签订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的定义和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适用】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

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二、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销

1、重大误解。

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的损失的。

2、显失公平。

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它对利益受损方而言,并非自愿接受。

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方利用对方缺乏经验和紧迫而乘人之危。

合同的公平与否,还应当以当事人之间的物质利益是否均衡加以判定,只有将主客观要件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定显失公平问题。

3、乘人之危。

是指当事人一方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做出违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

4、欺诈、胁迫。

即一方当事人采用欺骗或实施不法行为给对方造成危难等手段,使对方做出违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实行自愿原则,所以购房合同被撤销后,购房合同就无效,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重新签订购房合同。

网站地图

更多#房屋买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房屋买卖最新文章

遇到房屋买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