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效力专题 >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的合同一般可以主张权利,吗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的合同一般可以主张权利,吗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的合同一般可以主张权利,吗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2024-04-07 12:30:09 已帮助153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的合同一般可以主张权利,吗
对于已正式确立的待决合同,其权益能否得以主张,具体取决于合同主体在实施相关行为时是否得到了适当的授权同意。
若由于合同主体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愿,导致合同的效力处于一种模糊且不稳定的状态,此时便需要合同利益享有者以及义务承担者进行追认。
追认成功后,该合同便转变为具有法律效益的有效合同,当事人即可依法主张其合法权益;
反之,若未予以追认,那么该合同就被认定无效,并且从签订之日起从未产生过法律效应。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满足三大基本要素:
首先,合同已正式成立并具有成立的法律效力,但是由于其内容尚未被充分证实或者履行,仍然需要继续完善,因此并没有显现出实质性的效果效力;
其次,虽然合同存在某些瑕疵,但仍具备通过调整和修改来消除的可能;
最后,此类合同只能来源于法律明确规定的三种特定情境,与附期限、附条件及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有着明显区别。
其评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那些毫无行为能力之人所缔结的合同;
其次,限定行为能力人为订立的合同;
最后,无委托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合同。
根据各类情况,效力待定的合同大概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第二种就是无权代理人代表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第三种便是无处置权人擅自处理他人财产所订立的合同。
这三类合同都源于当事人各自存在的能力缺失,比如缺乏缔约能力、缺乏合同签约资格以及缺乏处分能力等诸多因素。
倘若赋予明确对应所有者该权利,让他们能依自身利益判断,做接受或否认的决策,使得合同正式生效或是无效,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有益于所有者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各种交易活动的进行。
因此,将这样的合同安排成效力待定的合同,足以满足权力所有者的真实意愿和权益状况。
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除了可以签署一些与其实际年纪相符、琐碎而简单的日常生活相关合同之外,对于涉及其它的合同,必须经过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事先许可或者事后批准才可以正式确认。
一般而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涉及签署的除琐碎而简单的日常生活相关合同之外的任何合同,都必须事先获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充分许可或者事后给予肯定的认可,方能取得法律效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