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云凯律师 回复:遇到这种对方公司开出的发票一年后被税务通知不行,已付款却联系不上对方且金额不大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处理方式: 税务方面的处理 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接到税务通知后,要第一时间与主管税务机关取得联系,了解该发票具体存在什么问题,比如是发票虚开、发票开具不合规(如税率适用错误、项目填写不完整等)。详细记录税务机关的要求和指导意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 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如果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取得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经进行了进项税额抵扣,根据税务规定,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这会增加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避免因发票问题导致的税务风险。在账务处理上,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取得税务机关认可的处理方案 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业务资料,如合同、付款凭证、发票等,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根据实际情况,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企业补缴相应的税款及滞纳金,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办理,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和妥善处理。 追款及法律途径 尝试多种方式联系对方 虽然目前联系不上对方公司,但仍要继续尝试多种途径与其取得联系。可以通过之前的业务联系人、电话、邮件、工商登记的地址等方式,也可以向对方公司的其他合作伙伴打听其下落。 保留相关证据 整理与该业务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合同、发票、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动至关重要,能够证明业务的发生以及款项的支付情况。 考虑法律途径 尽管金额不大,但如果通过其他方式无法解决问题,也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追款。可以先咨询律师,评估案件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如果决定起诉,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在诉讼过程中,凭借之前保留的证据,向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对方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内部管理改进 加强发票审核 在今后的业务中,加强对取得发票的审核力度。在收到发票时,及时通过税务机关的发票查验平台进行查验,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同时,审核发票的内容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完善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在合作前了解其信誉状况、经营情况等。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回访和评估,对于出现问题的供应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暂停合作、加强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