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南法律咨询 > 郴州法律咨询 > 郴州仲裁法律咨询 > 我们的仲裁一直没有裁决,检察机关如何监督仲裁裁决?

我们的仲裁一直没有裁决,检察机关如何监督仲裁裁决?

孙* 湖南-郴州 仲裁咨询 2020.05.12 15:15:33 2437人阅读

我们在今年三月份申请了劳动仲裁,现在立案已经快半年了还没有裁决,仲裁委一直再拖,我们提供了所有证据,但是仲裁委老说我们的证据不足,请问检察机关如何监督仲裁裁决?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郴州律师 诉讼仲裁律师 郴州诉讼仲裁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不能够,检察院只能对法院判决进行抗诉,这种情况只能向上级法院上诉或者申请行政复议
如果一直得不到执行,可以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人民法院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第二条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监督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执行权。
第三条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仲裁裁决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等法律文书的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2020-05-12 15:28:33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仲裁是民间性质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作出裁决,其民间性质决定了仲裁机构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并且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因 而在仲裁过程中的某些事项以及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需要法院予以协助。法院的职能要求其在提供帮助时得到查明协助的事项或裁决为正当或合法,以维护国家司法 机关的尊严,保护正当权益,因此,法院在提供协助时,必须运用司法审查权。
一、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途径和范围
在我国未肯定仲裁裁决的一裁终局的法律效率之前,人民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表现为法院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而起诉的争议事项具有终局的司法裁决 权,以及当事人申请执行时,人民法院有司法审查权。允许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实际上导致了仲裁裁决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仲裁制度没有 真正体现仲裁应具有的特点。世界各国对仲裁的监督立法,都采取赋予仲裁在程序上以及仲裁裁决效力等方面应有的权威地位,保证仲裁裁决在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 这种重要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目前,我国人民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人民法院裁决仲裁裁决的效力
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决是人民法院司法监督权的一个重要体现。仲裁协议是仲裁的依据,其有效或无效直接关系着仲裁能否进行的问题。《仲裁法》 第6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 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2.撤销仲裁裁决
依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第58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涉外仲裁裁决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撤销。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为保证仲裁机构裁决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使已经生效但确有错误的裁决得到纠正,赋予人民法院对终局裁决的司法监督权,允许人民法院撤销仲裁裁决。
3.否定仲裁裁决的效力,裁定不予执行
人民法院对申请强制执行的仲裁裁决,依据被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司法审查,是司法监督的重要措施。在申请执行程序中,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 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涉外仲裁裁决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合议庭审查,有权裁 定不予执行。
二、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司法监督存在的问题
从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司法监督权的立法精神上分析,当前的立法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督促仲裁员公正仲裁、完善我国仲裁监督机构以及纠正错误的仲裁裁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立法和在司法监督实践和执行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行法律规定存在弊端,容易导致一个法院作出矛盾的审查结论。《仲裁法》第58条和第63条分别赋予了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申请不予执 行仲裁裁决的权利,当事人可以选择撤销仲裁裁决,也可以申请不予执行,并且二者并不是选择的关系,即当事人在申请撤销不被支持的情况下,还可以申请不予执 行。由于对撤销仲裁裁决的审查使用的诉讼程序,由民事审判庭审查,不予执行的申请则由执行机构审查。不同的审查机构适用的法律不完全相同,认识和解决问题 的出发点也不尽一致,很有可能出现矛盾的审查结论,如审判庭裁定驳回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使仲裁裁决继续保持其法律效力,而执行机构审查的结果很有 可能是仲裁裁决存在错误,而被裁定不予执行,终止了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这样的结果既不严肃,也损害了仲裁裁决和法院司法审查权应有的权威和地位。
二是关于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规定重复,同时赋予当事人两项权利,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仲裁法》第58条规定了可撤销仲裁裁 决的6种情形,即①没有仲裁协议的;
②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无权裁决的;
③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裁决所根据的 证据是伪造的;
⑤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的。《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 定的不予执行的6种情形中(即①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②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无权裁决 的;
③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⑤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 决的行为的),第①、
②、
③、
⑥种情形与《仲裁法》第58条第①、
②、
③、
⑥项完全相同,而《仲裁法》第58条第
④、
⑤种情形与《民事诉讼法》第
④项应当 属于同一类情况,唯一不同的,是《民事诉讼法》第
⑤种情形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由于没有对当事人对上述两项权利加以限制,在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不能的 情况下,再次申请不予执行,既违反了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也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三是给债务人提供了故意拖延执行时间,恶意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机会。债务人往往利用法律规定的缺陷,滥用权利,在仲裁裁决不被撤销的情况下,为了 故意拖延履行义务的时间,在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后,再次申请不予执行,人民法院仍需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的规定重复审查,不利于债权人的 合法权益尽快实现。
三、几点建议
(一)修改《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
一是明确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的权利只能选择其一,即选择了申请仲裁裁决的,经人民法院审查申请被驳回的,被执行人不得再申请不予 执行。二是扩大人民法院对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范围,即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裁决时,应全面审查,既要审查仲裁裁决的程序,又要审查实体。缩小执行机构对不予 执行的审查范围,即仅对《民事诉讼法》第217条中第①项和第3款“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进行审查。如果当事人放弃申请撤销仲裁裁 决的,执行机构不再受理不予执行的申请,仅审查该裁决的执行是否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没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提出不予执行申请 的,仅审查是否有仲裁协议和是否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二)严格当事人提起诉讼程序和不予执行程序的条件
当事人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该裁决存在法定撤销或不予执行的理由,同时,对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人民法院将 不再对应该在仲裁程序中质证的证据进行审查,也不再对未出庭当事人应向仲裁庭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仅对仲裁程序合法的合法性、使用证据真实的真实性以及适 用法律的正确性进行审查。

2020-05-12 15:16:33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仲裁的裁决类型包括了:
1、先行裁决。它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庭就已经查清的部分事实作出的裁决。
2、最终裁决。它是指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就当事人事情仲裁的全部争议事项作出终局性判定。
3、缺席裁决。它是指仲裁庭在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情况下作出的裁决。
4、合意裁决。即包括根据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也包括根据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

2020-12-17 19:08:28 回复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团体的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没有协议就无权受理。


首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就该问题而言,当事人如果想起诉,就必须递交相关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仲裁法
69816人阅读

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如果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之后,是可以去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在我国的仲裁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说到仲裁法,大家对其了解多少呢?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仲裁法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判决书
13554人阅读

打行政官司的时候,最终法官就会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辩护制作出一份行政判决书,告知双方当事人判决的结果,那么行政判决书怎么写的呢?律图小编带来了行政判决书相关知识,给大家做一个了解。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