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情况有哪些

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情况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492人看过
导读:挪用公款转成贪污罪有四种情况:一是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表明其欲将公款据为己有;二是挪用后用假发票平账、销毁账目,使公款在单位账上无法查出且不归还;三是截留单位收入不入账,非法占有且账上查不出、不归还;四是有能力归还挪用公款却不还,还隐瞒款项去向。
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情况有哪些

一、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情况有哪些

挪用公款转成贪污罪,有这些情况:

其一,带着挪用的公款跑了,这明显是想把公款据为己有,不再是临时挪用,应定为贪污罪。

其二,挪用后用假发票平账、销毁账目,让公款在单位账上查不出,还不归还,就是想一直占有,构成贪污罪。

其三,把单位收入截留不入账,非法占有且账上查不出,也不归还,按贪污罪处理。

其四,有能力还挪用公款却不还,还隐瞒去向,同样认定为贪污罪。

二、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罪的判定标准是啥

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罪,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有以下情形可认定转化:

一是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种行为应按贪污罪定罪处罚

二是行为人挪用公款后,有能力归还却拒不归还,或采取虚假发票平账、销毁有关账目等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表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以贪污罪定罪。

三是截取单位收入不入账,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同样应认定为贪污罪。

三、挪用公款在哪些情形下会按贪污罪定罪

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挪用公款在以下情形下会按贪污罪定罪: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此种行为表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后采取虚假发票平账、销毁有关账目等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已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应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以贪污罪定罪。

截取单位收入不入账,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按贪污罪定罪。

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挪用的公款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的公款去向的,也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当探讨公款问题时,明确了“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情况有哪些”,其实与之相关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点。比如挪用公款后所获收益该如何处理,这是在认定贪污罪后实际面临的后续问题,其收益可能会被依法收缴并作为量刑考量。另外,若挪用人与使用人存在共谋等情况,在法律认定上也有特殊规定。当挪用公款满足某些特定条件转化为贪污罪后,不同的情节对应的量刑标准也有差异。如果你对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情况,或是相关的收益处理、共同犯罪认定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