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怎么界定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

怎么界定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06 · 1547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怎么界定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怎么界定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

一、怎么界定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

这两种犯罪也有以下主要区别:

(一)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

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其中,既包括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资金,也包括公民个人所有、外商所有的资金。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等,既有侵犯财产的性质,又有严重的渎职的性质。

(二)犯罪主体不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国家工作人员除外。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氏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挪用资金罪归个人使用怎么定性

挪用资金罪归个人使用的定性:如果行为人身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并用于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是挪用本单位资金用于非法活动的,即应定性为挪用资金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怎么确定

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

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工;

三是上述企业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职工。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怎么界定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2022.06.26 339次阅读
  • 这两种犯罪也有以下主要区别:(一)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其中,既包括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资金,也包括公民个人所有、外商所有的资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等,既有侵犯财产的性质,又有严重的渎职的性质。(二)犯罪主体不同。
    2023-09-19 1036次阅读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是什么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2023.05.12 1899次阅读
  • 2022.10.29 419次阅读
  • 这两种犯罪也有以下主要区别: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其中,既包括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资金,也包括公民个人所有、外商所有的资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等,既有侵犯财产的性质,又有严重的渎职的性质。
    2023-09-21 1377次阅读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是哪些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2023.05.25 1691次阅读
  • 2022.10.29 421次阅读
  • 1、侵占罪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盗窃罪是以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侵占罪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盗窃罪只能是秘密的手段。2、侵占罪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盗窃罪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
    2023-09-12 1314次阅读
  •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是怎样的问题带来帮助。
    2023.05.21 1186次阅读
  • 2022.10.30 430次阅读
  •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2、客观表现不同。3、主观上不同。挪用资金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并不企图永久非法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并非暂时使用。
    2023-09-07 905次阅读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是如何的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2023.05.25 1646次阅读
  • 2022.10.30 449次阅读
  • 两罪区别:1、财物交付的原因不同。诈骗罪是被害人在行为人的欺骗下形式上自愿地将财物交与行为人;而侵占罪则是被害人基于委托、信任等原因完全自愿地将财物交与行为人支配。2、危害行为不同。诈骗罪骗取;侵占罪则是拒不退还。3、交付与犯意产生的时间关系不同,诈骗罪是犯意之后;侵占罪则是之前。
    2023-09-05 841次阅读
  •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3、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2023.03.09 324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 如果公司不追究职务侵占罪,公安机关仍可能追诉。建议与办案机关沟通或委托律师处理。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即使款项已归还并且公司也出具了谅解书不予追究法律责任,也不能影响司法机关按法定程序追究的行为。更多关于职务侵占如果公司不追究怎么处理的问题,可以从下方文章中了解。
    1111次阅读2023.10.04
  • 职务侵占谅解书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只需要在谅解书中写明犯罪嫌疑人得到受害人谅解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等等。其实刑事谅解书只对量刑情节有所影响,人民法院不会因为受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而不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更多关于职务侵占谅解书怎么写才有利的问题,可以从下方文章中了解。
    1236次阅读2023.10.04
  • 挪用资金罪数额特别巨大一般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较大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是依旧不知道挪用资金罪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1844次阅读2023.10.04
  •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职务侵占13万元判几年,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具体如下文所述。
    1257次阅读2023.10.04
  • 看情况。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起诉。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 刑罚 或者应当免除刑罚的可以做出免于处罚的决定。若是依旧不知道职务侵占和解后是否可以免于起诉的可以参考下文。
    1721次阅读2023.10.04

职务侵占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