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判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吗?

判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2171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判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判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吗?

一、判缓刑是否当庭释放?

一般情况下,判缓刑是可以当庭释放的。但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可能还需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申请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中期或长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二)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三)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缓刑是指对犯罪行为人先定罪暂时不判处的一种刑罚。判处缓刑的话一般就当庭释放了。申请缓刑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是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次判处缓刑对社会没有危害;最后犯罪行为人不是累犯。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判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421次阅读
  • 如果是判缓刑,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那么可能还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这与是否上诉没有任何关系。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2024-02-26 950次阅读
  • 2023.03.20 87033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缓刑不算是当庭释放,因为当庭释放只适用于无罪的人,而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024-03-02 1464次阅读
  • 2023.03.08 5449次阅读
  • 432次阅读
  • 判缓刑是否当庭释放,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判决尚未生效的,不能立即交付执行。如果是二审法院判决后即位生效判决,判决后立即执行。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期满后即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这期间有违法行为,即将对嫌疑人立即收监执行。
    2024-03-02 1401次阅读
  • 2023.04.12 1163次阅读
  • 49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