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事纠纷 >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2299人看过
导读: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认清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属于民事行为能力有限的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法律行为的执行,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他们可以凭借纯粹的利益或年龄和智力独立执行民事法律行为。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

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说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是八岁,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民事主体实施行为的范围受到限制,只能亲自实施与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的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相关资料

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首要标准是年龄,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近代民法已经知道了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年龄界限的伟大意义。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未成年人的发育成熟年龄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 各个国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龄来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这是跟各国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的。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1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做 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盖人的思虑智慧因年龄而异,与年俱进,可作为意思能力是否健全的标准。”

自然人意志力的存在和水平不仅受自然人身体状况的影响,还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人的经济状况、道德修养、生活自控能力等后天或实际因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有限制。这样的规定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之一,但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家事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家事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家事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