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婚姻家庭专题 > 离婚专题 > 残疾人离婚有什么规定

残疾人离婚有什么规定

残疾人离婚有什么规定
离婚是指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离婚就意味着夫妻关系的结束,会带来财产关系的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变更等。根据提出离婚的实际情况不同,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离婚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对任何一方都是一种损失。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不能离婚,在满足离婚条件的情况下,夫妻之间是可以好聚好散的!
2024-05-18 15:50:14 已帮助2012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残疾人离婚有什么规定
目前,我国现行立法并未特别规定与残疾人相关的离婚事宜。
然而,对于存在障碍的人士提出离婚请求,共同财产的划分将会基于当事人的生存能力进行考量。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论夫妻一方是否为残疾人,或者双方均为残疾人,在处理共同财产的过程中,都应遵循协商解决的基本原则,即由双方自行商定离婚时的共同财产如何分配,以此来彰显民事主体间的自主决策权利。
其次,在处理住房问题上,残疾人一方享有优先权。
这其中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
若双方共有房产,残疾人一方有权主张多得份额;
如果双方共同租赁房屋,残疾人一方则具有优先承租权;
若残疾人在婚后居住于非残疾人一方的住所,并且在离婚后失去了自己的居所,那么非残疾人一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提供帮助。
最后,在离婚程序中,对于生活较为困苦的残疾人一方,应当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
此外,在确定子女直接抚养方的问题上,也需要充分尊重残疾人父母一方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