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贵州法律咨询 > 黔南法律咨询 > 黔南社保纠纷法律咨询 > 失业金领取期间生育保险怎么报销的呢?

失业金领取期间生育保险怎么报销的呢?

母* 贵州-黔南 社保纠纷咨询 2017.12.03 12:58:12 6176人阅读

失业金领取期间生育保险怎么报销的呢?之前读书的时候就一直听别人说,但是自己一直不懂,有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人?说一下你们的见解可以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黔南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黔南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是可以报销的。
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 18 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
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计划生育手术记录等原始材料;
婴儿出生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将生育保险费用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发给职工。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的,职工发生的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
报销需要带的材料有:
医疗费用申报单;
本人身份证或社会医疗保障卡;
本人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
本人的病历本;
生产收费原件;
费用明细单;
出院小结。最好准生证也一起带上。如由他人代领,需带上代领人的身份证。

2017-12-03 13:12:12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有关于失业金领取期间生育保险怎么报销的,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员工是没有缴纳社保的阶段,是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
员工领取生育保险待遇需要满足在生育时处于参保状况。而领取失业保险金时是处于失业状况,并没有缴纳社保,所以不满足参保状况,从而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依据《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2017-12-03 13:00:12 回复

领取失业金期间能享受生育险。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的,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出生证》、《计划生育光荣证》、住院医疗费发票等材料到户籍所在街道就业保障事务所申请,由经办机构一次性支付4个月生育补助费,补助费标准为生育当月失业保险金标准的70。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您好,职工申请生育保险报销所需条件是:
1、2015年1月1日起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住院以出院日期为准,门诊以费用日期为准);
2、职工生育或施行计生手术时正常参保,且之前累计已参加生育保险满一年(未满一年的至申请报销时已累计参保满一年);
3、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只需符合第1条规定;
4、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的,必须符合第1条、第2条的规定。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所需资料:
1、医疗费用专用收据或发票;
2、医疗费用明细清单;
3、婴儿出生或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参保人社会保障卡原件及复印件(社会保障卡不能使用的使用参保人存折帐号复印件或银行借记卡,另需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证明材料;
6、由他人代办的,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职工未就业配偶申请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的另需提供以下资料:
1、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2、未就业配偶户籍地城乡(镇)居民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出具的未享受当地生育报销待遇的证明。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