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办事直通车 > 住房保障 > 公租房 > 公司租用房子需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吗?

公司租用房子需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吗?

时间:2024-03-02 18:59:48 浏览:11244次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是需要进行缴纳的,因为租房者就是属于使用了土地,而不是房屋的所有者使用的土地,所以说租房子的话肯定是需要进行缴纳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人:(一)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二)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三)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四)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公司租用房子需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吗?

现在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为员工提供员工宿舍,或者公司可能会租用一些房子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或者工厂等……难免会涉及到公司租用房子,那么公司租用房子需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吗?下面律图小编将为您介绍。

一、公司租用房子需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吗


是需要进行缴纳的,因为租房者就是属于使用了土地,而不是房屋的所有者使用的土地,所以说租房子的话肯定是需要进行缴纳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人:

(一)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

(二)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

(三)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

(四)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二、房产税的征收对象

(一)产权属国家所有的,由经营管理单位纳税;产权属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纳税。

(二)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

(三)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

(四)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亦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

(五)无租使用其他房产的问题。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的房产,应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所以,土地使用税一般情况下由所有权人交纳,但因承典纠纷和存在权属纠纷的由实际使用人交纳房产税,一般情形下也是所有权人交纳。但因权属纠纷未清的由实际使用人或管理人交纳,房产出租的,由收取租金的单位或个人交纳;无租使用免税单位的房产,由使用单位缴纳。

二、房产税的税依据与税率

按照房产余值征税的,称为从价计征;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称为从租计征。

(一)、计税依据

1、从价计征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扣除比例由当地政府规定。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主要有:暖气,卫生,通风等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

还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对投资联营的房产,在计征房产税时应予以区别对待。共担风险的,按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对收取固定收入,应由出租方按租金收入计缴房产税。

(2)对融资租赁房屋的情况,在计征房产税时应以房产余值计算征收,租赁期内房产税的纳税人,由当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新建房屋交付使用时,如中央空调设备已计算在房产原值之中,则房产原值应包括中央调设备;旧房安装空调设备,一般都作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不应计入房产原值。

2.从租计征: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二)、税率

(1)按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

(2)按房产出租的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但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计征的计算从价计征是按房产的原值减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乘(1-扣除比例)×年税率1.2%2.从租计征的计算从租计征是按房产的租金收入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乘12%没有如前所述的换算问题。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规定税额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其税额标准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确定,在每平方米0.6元至30元之间。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单位税额各地差异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针对公司租用房子需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吗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土地使用权的不同,纳税义务人也不尽相同,且不同地区的土地使用税的缴纳方式、税额标准等也会因为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延伸阅读:

热门推荐

想获取更多住房保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