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520人看过
导读: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等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严重损失。首要分子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最低三年;其他参与者根据作用不同,可能获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此罪行严重干扰社会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

针对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而设定的刑罚具体细则,主要是针对于首要分子。

其规定的最高刑罚为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低则为三年。

至于其余参与者,根据他们在犯罪活动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同,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关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这是一种涉及将大量人员聚集,从而干扰破坏社会正常的秩序,而且情节非常严重,导致工作、生产、经营以及教育、科研、医疗等各项社会服务无法顺利进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与负面影响。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构成要件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并非一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都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只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故意构成。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