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缓刑能不能离开本市

缓刑能不能离开本市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751人看过
导读:缓刑期间,当事人可申请离开城市进行必要活动,但需提前向监管机构汇报并获许可。迁移需经考察机关审批。缓刑人员须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定期汇报个人活动。违反规定或再犯罪,缓刑资格将被取消,并重新审判。情节严重者,执行原判刑罚。
缓刑能不能离开本市

一、缓刑能不能离开本市

在缓刑期间,当事人原则上是允许离开所在城市进行必要的旅行或工作等事项的,但必须提前向负责其监管的机构汇报并获得许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缓刑犯要离开其当前居住的市、县或是迁移到另一地区,则需要报经考察机关审批。

另外,被宣判缓刑的违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所有的法律和行政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同时按规定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个人的活动情况及与此相关的信息。

对于那些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触犯新的法律或者发现有之前未被判决的罪行的缓刑罪犯,其缓刑资格将被立即取消,并对新犯下的罪行或者新发现的罪行进行重新审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执行相应的刑罚

此外,如果缓刑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了任何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了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且情节严重者,其缓刑资格也会被立即取消,并执行原判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能不能异地执行

缓刑一般是可以异地执行的。法律没有禁止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去异地执行缓刑,但是规定了缓刑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之前,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缓刑能不能离开本市”,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