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公务员收受多少金额构成犯罪

公务员收受多少金额构成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4 · 2555人看过
导读:1.个人受贿达五千元以上,不论金额大小,若损害国家或社会重大利益,或故意为难相关机构与个人,造成严重影响,均符合受贿罪立案标准。 2.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非法接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主观上需故意实施受贿行为,过失不构成。犯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及依法履行公共职责的人员。
公务员收受多少金额构成犯罪

一、公务员收受多少金额构成犯罪

1.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人民币(含)以上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满足受贿金额较小这一前提条件,只要由于受贿行为导致了国家或社会重大利益的损害,就应当被视为具备受贿罪立案标准

此外,如果受贿者故意为难相关机构与个人,给他们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不惜采取强制手段索要财物的行为,也同样符合立案标准。

2.受贿罪通常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位所赋予的职权进行索取他人财物、非法接受他人财物,以及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此种犯罪的主观心态均为故意,只有在行为人有意识地实施了受贿行为时方能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则无法认定为受贿罪。比如,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了他人谋求利益却没有受贿的念头,而后对方以感谢的名义把财物送到他的家里,而前述的受贿者对此毫不知情,那么这样的情况便不能算是受贿。在这种情况下,出借自己的权力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就是受贿。在客观方面,体现为行为人利用职位之便,向他人主动索取财物,或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同时为他人谋取利益。

需要明白的是,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国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规定中应该按照公务员定义履行公共职责的人员,例如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中担任公职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受贿罪是指,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公务员收受他人财物是受贿吗

公务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属于受贿。单纯收受财物不一定构成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公务员收受多少金额构成犯罪”,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贪污受贿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贪污受贿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