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家属在哪个阶段可会见犯罪嫌疑人?

家属在哪个阶段可会见犯罪嫌疑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4927人看过
导读:家属在取保候审阶段可会见犯罪嫌疑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在刑事拘留这个阶段,家属如果要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是不被允许的,这种情况下是只能够委托律师来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询问,律师是可以了解相关的案件情况。
家属在哪个阶段可会见犯罪嫌疑人?

一、家属在哪个阶段可会见犯罪嫌疑人?

家属在取保候审阶段可会见犯罪嫌疑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刑事拘留期间,家属见当事人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提供法律帮助。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或逮捕后,被司法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则犯罪嫌疑人在被取保候审后就会被释放,就可以和家属见面。

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被取保候审的,则要等法院判决生效后,到犯罪嫌疑人服刑期间才可以和其家属见面。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律师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有时并非一次会见就能够建立,因此在第一次会见时不宜操之过急,有时需几次会见加深双方的信任关系之后再展开涉及案情的深入沟通;

(二)会见中应体现对当事人的尊重,及双方地位的平等性。比如称、语气等。同时个案的当事人不同,会见时所使用的语气、表达方式应各不相同;

(三)会见时,除了知晓当事人接受讯问的内容外,还需让当事人知道律师在本阶段能做哪些事,起什么作用;

(四)若当事人有转达家人的话语,应进行甄别,不能甄别有无风险或确定有风险的应向当事人释明不予转达,无风险的则可以转达;

(五)注意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比如强奸案中,不要对具体细节追问到底;

(六)注意笔录记载内容,与案件无关的相关问题可不记入笔录,与案件相关的问题应全面、客观,并让当事人核对签名确认。由于个案的差异性,会见内容各不相同,需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调整;

(七)每一次律师会见都是根据案件的进度,为了解决某个或某些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而非为了会见而会见;比如第一次会见是为了建立信任关系、授权、为律师下一步辩护收集素材;

在当代的社会,很多人对于会见犯罪嫌疑人等相关的规定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如果是家属想要构建分的精神,那么只能够等到取保候审这个阶段才能够会见,而在嫌疑人被采取刑事拘留等相关措施的时候,是不能够会见犯罪嫌疑人的,除非说委托律师,律师这样的一种身份可以会见。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