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经济犯罪辩护 > 法院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何裁判?

法院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何裁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365人看过
导读: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如果是销售的金额涉及比较大的话,一般处于当事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相应的罚金,若是销售金额巨大的,一般处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当事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我国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院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何裁判?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而且,客观上使大量的伪、劣、次产品进入市场,对名优产品及同类产品造成冲击,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应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明知。

即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然销售,从中牟取非法利益。行为人是否明知,是本罪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适用本条规定时,必须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明知其销售的商品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如果行为人不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销售,不构成犯罪。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

(1)行为人是否曾被告知所销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2)销售商品进货价格和质量明显低于市场上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商品的进货价格和质量;

(3)根据行为人本人的经验和知识,能够知道自己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

这里的“销售”应是广义的,包括批发、零售、代售、贩卖等各个销售环节。“假冒注册商标”是指假冒他人已经注册了的商标。如果是将还未有人注册过的商标冒充已经注册的商标在商品上使用,不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属于违反注册商标管理的行为。

3、销售金额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也是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

实践中,如果行为人销售的商品假冒了他人注册商标,同时商品本身是伪劣产品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应依照刑法规定的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

如果行为人销售的商品假冒了他人注册商标,同时商品本身是伪劣产品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应依照《刑法》规定的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当事人具体的量刑标准还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涉案金额不同量刑也是不一样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经济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经济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经济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