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4166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规定:销售额达到20万以上的、销售有害食品时间较长的、数额较大的、属于婴幼儿食品的等,对于上述情况都是本罪的立案构成要件,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规定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销售有毒食品罪立案规定,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

(二)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有毒、有害食品的数量较大或者生产、销售持续时间较长的;

(三)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属于婴幼儿食品的;

(四)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一年内曾因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

(五)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毒害性强或者含量高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本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界限

两罪在犯罪客体、主体和主观方面具有相同或者相似之处。广义上来说,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本身也是一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的对象不同。犯罪对象是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对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造成不利影响的食品;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犯罪对象则要广泛得多,主要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2)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对在生产、销售的食品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行为。

(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行为犯罪,不要求必须有实害结果的发生;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是危险犯罪,只要出现法定的危险状态,就构成该犯罪的既遂。

对于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而销售有毒食品的行为,是需要严格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造成的后果来进行认定,达到立案标准的,可以依据实际来进行合法的判决,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