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我国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多少年

我国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多少年

时间:2024.02.25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361人
律师解答:
三年。
律师解析:
我国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六个月内。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

行政诉讼遗漏了必要当事人的,是属于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行政诉讼可以一并提出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经济犯罪可以请两个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各类法律诉讼中(民事、行政或刑事),当事人有权指定1-2名律师或亲信作为授权代理人,共同处理诉讼事务和辩护,但总数不得超过两人,律师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皆可被选。

    浏览量:937 2024-06-25
  • 哪些证据无法作为被诉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案件司法诉讼期间,被告可自主收集的证据,包括合法程序中的相关材料;被告如有违法剥夺申述、辩护或听证权益的行为,由此产生的证据;以及司法程序中被行政方拒用的原告或第三方证据。

    浏览量:1465 2024-06-25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身份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诉讼第三人指除原告被告外,具有行政相对人身份,与被诉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或组织。他们需在诉讼期间(自始至终)直接关联行政行为,可主动申请加入或经法院通知介入诉讼,参与方式多样。

    浏览量:904 2024-06-25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行政执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怎么办

    1367人阅读

    若当事人忽视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且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相关义务,具备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机关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一制度确保了行政决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行政机关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有哪些规定

    1743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主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外部干预。审理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公正。还有其他相关规则需遵守。

  • 行政诉讼中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1407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中,审判人员需回避的情形包括: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及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礼品。

  • 行政诉讼的决定是什么

    1945人阅读

    民事诉讼判决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及规定,为确保诉讼顺利、维护司法公正,针对特定事项作出的具法律效力决断。其特征包括:涉及解决民事诉讼中的紧急独特事项;与行政诉讼判决和民事诉讼裁定有明显区别;保障诉讼程序正常运转和案件审理条件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