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处罚辩护专题 > 什么情况下才会判缓刑

什么情况下才会判缓刑

什么情况下才会判缓刑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行为人应该接受何种处罚是由其自身的犯罪情节决定的。
2024-05-17 12:45:20 已帮助113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什么情况下才会判缓刑
缓刑,乃指对于触及刑法既定规范且在程序上被认定已然构成犯罪、并应接受刑罚制裁之行为者,先行宣告其定罪,但暂缓执行所宣判之刑罚。
缓刑乃通过特定的考量机构在特定的考验期内对罪犯进行观察考核,并依据其在考验期内的行为表现,依法决定是否对其实施具体的刑罚。
对于宣告缓刑之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之内,依法实施社区矫治措施,如若未出现刑法第七十七条所规定之情形,则待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之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布此结果。
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当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至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遵循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与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以及犯罪集团首恶分子等均不适用于缓刑。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之为“死缓”,实为收监执行,需注意区分二者。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