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婚姻家庭专题 > 遗产继承专题 > 怎么确保所立遗嘱有效

怎么确保所立遗嘱有效

怎么确保所立遗嘱有效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2024-03-31 15:20:08 已帮助1178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怎么确保所立遗嘱有效
初次,我们需要确定的是,一份遗嘱的有效与否,主要看它是否具备了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详细而言,这些要求可以被归纳为四点:
首先,遗嘱人必须能够做出充分且自主的民事行为,这也被称为“遗嘱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体现,也就是遗嘱人在进行遗嘱签订时,他的思想感情必须诚实守信,没有受到打扰或者欺诈。
此外,遗嘱中所提到的所有财产,遗嘱人都应该拥有完整的处置权利。
最后,遗嘱的所有内容都必须是合法的,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确认遗嘱效力的判断标准。
如果一份遗嘱不存在以下六种无效情况之一,那么它就被认为是有效的,应当被严格地实施和执行。
这里所说的无效情况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遗嘱失效,它可能会全盘失效;
另一种是部分失效,即某些部分的指示无效。
这里列举多种无效情况如下:
第一,遗嘱人可能并未达到充分的行为能力,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
第二,遗嘱的内容并非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因为财产处置方面的问题,遗嘱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第四,遗嘱可能因为违反了一些法律上的强制性赡养义务而被视为无效;
第五,遗嘱、继承、遗赠以及遗赠抚养协议之间发生冲突而导致的遗嘱无效;
第六,当遗产中的负资产超过甚至等同于正资产,也就是说在偿还完所有债务之后没有剩余遗产时,遗嘱也被视为无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