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犯罪辩护专题 > 帮信罪30万流水严重吗

帮信罪30万流水严重吗

帮信罪30万流水严重吗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现代犯罪的类型有很多种,刑法中对于不同的犯罪情形以及类型都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刑事犯罪的种类很复杂。
2024-03-24 18:50:19 已帮助1812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帮信罪30万流水严重吗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涉及金额高达30万元人民币的“帮信罪”事件已属于严重范畴。
关于“帮信罪”的侦破及定义标准如下: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形式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都必须达到“情节严重”这一法定认定标准。
其次,对于明确知晓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为犯罪分子提供帮助,并符合以下任一情形者,应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的规定,一律视为“情节严重”:
具体包括:
(1)向多达三名以上对象提供援助的;
(2)结算支付金额超过二十万元的;
(3)通过发布广告等途径提供资金累计超五万元的;
(4)非法获利超过一万元的;
(5)两年内曾经因为非法使用信息网络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再次参与此类活动的;
(6)所帮助的对象所进行的犯罪行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7)收购、出售、租赁信用卡、银行帐号、非银行支付帐号、具备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帐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共超过5张(个)的;
(8)收购、出售、租赁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不少于20张的;
(9)其他情节严重的案例。
实施上述条款所列举的行为,如果确实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而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了犯罪的程度,但是相关的总金额累积起来超过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的五倍以上,或者已经产生了特别严重的社会后果,那么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此外,关于“帮信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包括:
(1)明知他人正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为犯罪分子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宣传、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帮助,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罚,并且可能会被判处罚金;
(2)如果是单位犯了前面提到的条文,将会对单位进行罚金的判决,并且还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这也是以第一款为参考进行处理的;
(3)如果存在上述两项行为,并且与此同时还触犯了其他的犯罪行为,则将依据处罚更为严格的规定来进行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二)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
(四)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五)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六)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但相关数额总计达到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确认,但尚未到案、尚未依法裁判或者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等原因依法未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单位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犯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综合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