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婚姻家庭专题 > 财产分割专题 > 出轨怎么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

出轨怎么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

出轨怎么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
夫妻间的共同财产关系以婚姻关系的存在为基础,婚姻关系解除时,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新婚姻法第39条规定了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即:"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在农村,"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4-03-02 11:35:36 已帮助211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出轨怎么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
一、出轨怎么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法律没有规定婚内一方出轨怎么净身出户。一方出轨可以作为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的依据,但是不能作为财产分割的依据。所以,更不能涉及到“净身出户”。净身出户是夫妻双方离婚时一方要求另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如果双方自愿达成净身出户协议,那么即可以这样执行,一旦对方不愿意的话将不能执行。如果想让对方净身出户,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对方不同意,只能到法院起诉。如果对方出轨属于婚姻过错责任中的重婚、与他人同居两种行为的,则在财产分割时,法院会考虑出轨一方对婚姻的影响,在照顾另一方的基础上公平分割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二、如何防止被净身出户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对房屋等不动产或其它需要进行所有权登记的财产,以及虽不要进行所有权登记但金额、价值大的财产,应将自己的名字写入产权证书,或达成出资协议、书写好共有证明;
(2)注意掌握对方开户银行以及资金账号,收集对方的大额储蓄信息、取款的凭条或信用卡刷卡记录。既把握动向,又可以证明期间置业的出资事实;
(3)掌握家庭平时正常的生活开支及另一方资金的流向情况,以便进行必要的反驳或抗辩;
(4)注意收集和保管购买财产的发票,预感到一方可能转移隐匿财产时,可请他人来家列出财产清单并签字,或请公证机关公证、请律师见证。一旦发现家中财产被转移,也可立即报警,以便确定证据。要想达到净身出户的法律效果,一是通过双方在婚内签订协议,明确协议的分配方案,明确财产归一方所有,二是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时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一方全部所有,另一方不分割任何财产,否则,法律上并不会判决任何一方净身出户。
出轨怎么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
一、男方婚内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对出轨方可少分。《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
(1)协议分割。在离婚财产分割问题上,夫妻协商确定分割计划,最大限度地尊重双方的意义自治。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出轨,自愿放弃大部分甚至全部财产,只要你的协议不违反禁止规定,一般都可以。然而,在出轨离婚案件中,双方之间的矛盾往往更加尖锐。如果错误方不愿妥协,就很难就离婚、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只能诉诸法院解决。
(2)判决分割。男女不能协商解决共同财产分割问题的,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原则和规范确定,一般应当平等分割。《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规定得到了相应的反映,以上是一般原则。此外,法律中的这句话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实际上是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补充原则。如果我们能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出轨,我们可以认定他们是过错方,这样人民法院就会照顾无过错方,适当多给无过错方一些财产。二、对方出轨离婚怎么举证?
1、拍摄的照片:可以一方与第三者异性亲密关系的照片;
2、录音:能够证明配偶与第三者有婚外情的录音,如与配偶谈话中配偶承认与第三者的婚外情关系等;
3、录像:显示配偶与第三者婚外情关系的各种录像;
4、手机短信:配偶与第三者之间的婚外情短信,有时候配偶与自己、第三者与自己还可能通过短信联系,谈到婚外情的问题,这种短信都可保留下来作为证据。
5、电子邮件:有时配偶会与第三者通过电子邮 件联系,其中也会涉及婚外情内容,有些当事人也会将邮件内容打印作为证据提交法院,也有些采用公证方式对电子证据进行保留。
6、配偶和第三者亲口承认的书面材料:如我们在案件中经常碰到的,有婚外情的一方曾给配偶写过的保证书等,保证不再与某某发生婚外情关系,这样的书面材料也可以帮助证明配偶有婚外情行为。
7、周围邻居、朋友的证言。值得提醒的是:在取证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无过错方因婚外恋离婚所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基础是其人格尊严受到了损害。但精神赔偿数额需由侵权人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后果、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众多因素来予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赔偿是种补偿性质的赔偿,金额不会太大。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