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非诉讼类 > 私人律师 > 法律工作者和律师的区别

法律工作者和律师的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475人看过
导读:法律专业人士与律师在执业依据、服务领域和资格标准上存在差异。律师依据《律师法》执业,可代理刑事案件,资格标准高;而法律工作者则依据《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不能代理刑事案件,资格标准相对较低。
法律工作者和律师的区别

一、法律工作者和律师的区别

1、其执业之法律根据各异。

律师则严格依据我国的《律师法》来规范自身的执业行为;与此相对,法律工作者必须遵守司法部门颁布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以进行各项法律业务。

2、这两种职业在提供法律服务的领域上存在差距。

我国重要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律师可被正式授权为辩护方代理案件,

然而,法律工作者却无法行使这项权利。

3、取得执业资格的资格标准也是大不相同的。

根据《律师法》规定,要想成为合格的律师,必须同时获得律师资格及律师执业证书。

获取律师资格的必要前提便是通过统一的全国司法考试。

至于法律工作者的执业资格认证,则仅需要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的学历便足够了,自2000年起,这一资格认证由专门的司法部门实行统一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来实现。

4、执业单位的选择亦各具特色。

律师必须在律师事务所以合法的形式进行执业活动,法律工作者在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后,他们所接受的工作雇佣都来自于基层法律服务所,只有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决定聘用之后,才能有资格申请领取执业证。

《律师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职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二、法律工作者的执业范围

法律工作者的执业范围是法官、检察官、警察等可以依法执行公务活动,包括侦查、提起公诉、审判等;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范围是可以代理诉讼、代理参加调解、仲裁活动、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律工作者和律师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私人律师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私人律师最新文章

遇到私人律师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