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立案 >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0 · 1104人看过
导读:假药罪立案标准严格界定,涉及生产、销售假药,如有以下情形之一,公安机关将起诉追究:假药含超标有毒物质;有效成分不足延误诊断;适应症超《药品管理法》限制;缺少紧急救治关键成分;其他严重威胁或已造成健康损害。假药指按《药品管理法》认定为假药或按假药处理的药品及非药品。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就生产(含调配)以及销售假药而言,如涉及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情况,公安机关将采取起诉举措以追究其责任:

第一,假药中含有超过法定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

第二,假药中所包含的实际有效成分不足以达到产品标签标示的水平,这可能会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产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所设定的限制,同样有可能带来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误区;

第四,如果假药中缺少标签中所标示的紧急救治所需的关键有效成分,可能导致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最后,如果假药存在任何其它足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健康损害的情况,应按照相关法律给予严厉打击。

在此条款中提及的“假药”,特指那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认定为假药或者被界定为需要按假药处理的药品以及非药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七条,

生产、销售假药案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二、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认定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故意销售给他人。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生产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标准有:

1、犯本罪的,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立案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立案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立案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