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涉嫌挪用公款罪受理侦查有哪些方式

涉嫌挪用公款罪受理侦查有哪些方式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2063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涉嫌挪用公款罪受理侦查有哪些方式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涉嫌挪用公款罪受理侦查有哪些方式

一、涉嫌挪用公款罪受理侦查有哪些方式

侦查挪用公款罪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

1、正确认识行为人是否具备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2、正确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3、正确判断行为人挪用公款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量刑方面有哪些规定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按照具体案情,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不同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有:

1.客体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机关的威信;

2.主体不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3.社会危害性程度也不一样。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涉嫌挪用公款罪受理侦查有哪些方式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 1311次阅读
  • 1、一般侦查羁押期限为两个月,经上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两个月,可能判十年以上的重刑事案件经省级批准或决定再延长两个月。 2、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决定起诉,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 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2024-02-25 1019次阅读
  • 2023.03.02 2591次阅读
  • 329次阅读
  • 关于涉及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行(简称“帮信罪”)的调查时限问题,通常情况下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明确规定的期限保持一致。一般的刑事案件的侦查羁押期为两个月;若案情复杂,则可申请延长一个月;对于那些特别重大和复杂的案件,在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还可再延长两个月。由此可见,针对“帮信罪”的调查时间可能会介于三个月至五个月之间。
    2024-06-02 1064次阅读
  • 2023.03.05 2466次阅读
  • 349次阅读
  • 犯盗窃罪的公安机关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盗窃罪立案标准是: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2、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3、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4、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
    2024-02-23 1134次阅读
  • 2023.04.11 1660次阅读
  • 49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贪污受贿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贪污受贿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