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

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2 · 1430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

关于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或者两年内三次敲诈勒索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敲诈勒索数额、次数、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多次敲诈勒索,数额达到较大以上的,以敲诈勒索数额确定量刑起点,敲诈勒索次数可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数额未达到较大的,以敲诈勒索次数确定量刑起点,超过三次的次数作为增加刑罚量的事实。

二、敲诈勒索犯罪的数额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在认定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罪名的情况确定,不过这也会对之后的量刑处罚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未遂犯,一般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进行处罚。因此,若是可以认定属于犯罪未遂的话,那对犯罪分子来讲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会怎么样追究责任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48次阅读
  • 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的,刑事责任为: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2-19 857次阅读
  • 338次阅读
  • 敲诈勒索罪是财产类犯罪中的关键罪名,其核心在于对公共或私人财产的非法侵害。此罪行涉及通过恐吓、威胁等手段,迫使受害人交出财物,严重损害了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在法律上,敲诈勒索被视为严重的违法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024-05-17 898次阅读
  • 427次阅读
  •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有三种情形: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2-28 1474次阅读
  • 487次阅读
  • 构成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3-01 1101次阅读
  • 325次阅读
  • 高利贷一般是不可以敲诈勒索罪追究责任的,但是,如果高利贷的放贷者以暴力、威胁等的方式向被害人追讨非法债务的,是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2-24 112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