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法律上自首情节如何减刑

法律上自首情节如何减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758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法律上自首情节如何减刑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法律上自首情节如何减刑

一、法律上自首情节如何减刑

1、没有确切的数字,这属于法官自由裁量权。

2、自首的话,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是必然从轻或减轻。

二、自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自首有以下的表现形式:

(一)犯罪以后的人主动向有关单位投案的;

(二)犯罪以后的人因病伤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先以信电投案;

(三)罪行尚未被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单位盘问、教育后,主动交待自己罪行的;

(四)罪犯在逃跑的,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或经查实确已准备投案,或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的。

(五)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本意,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其亲友,或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视为自动投案,自首。实践中称之为送子归案。

(六)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视为自首。对于同案犯的自首,在向司法机关交待自己的罪行外,还应交待同案犯的犯罪行为,才能认定为自首。这些并非涵盖一切自首的法律行为。

三、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其成立条件是:

(一)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与裁判的行为。根据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与有关司法解释,下列情形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逃跑,在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的;

2、经查实犯罪嫌疑人确已准备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机关捕获的;

3、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

4、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

5、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

6、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查询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7、司法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犯罪人的投案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出于真心悔悟,有的是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有的是因为亲友劝说,有的是由于潜逃后生活所迫。自动投案意味着犯罪人自己主动投案,但任何投案都必然基于一定的原因,不要将引起犯罪人投案的原因看成是犯罪人被迫的结果,不要因为出于争取宽大处理或生活所迫的动机而否认投案的自动性。但是,下列情形不能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嫌疑人先投案交代罪行后,又潜逃的;

2、以不署名或化名将非法所得寄给司法机关或报刊、杂志社的。

(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如实”的实质是既不缩小也不扩大自己的罪行。

在认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

2、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3、由于客观因素,不能全部交代所有的犯罪事实,但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的,也应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如果隐瞒主要犯罪事实,或者以交代轻罪达到掩盖重罪的目的的,就不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4、犯罪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为自己进行辩护,提出上诉,或者更正、补充某些事实的,应当允许,不能将这些行为视为没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5、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作为一般共同犯罪成员的犯罪人,如果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必须交代自己所知的同案犯的罪行,否则对“自己的罪行”的供述不可能“如实”;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尤其是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如果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必须交代整个共同犯罪的全部罪行,否则其对“自己的罪行”的供述也不可能“如实”。特别要注意的是,有的犯罪人出于掩护其他共犯人目的,有预谋地投案包揽共同犯罪的全部责任的,不能视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自首是可以从轻发落的因素,但是自首并不是一定会减刑的。在情节比较轻的情况下,并没有给他人或者是社会带来危害的情况下,可以免除刑罚,但是情节比较严重的可能不会减刑。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法律上自首情节如何减刑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2022.09.19 485次阅读
  • 自首情节可以成为减刑的考虑因素。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23.03.08 1100次阅读
  • 自首只是可以减刑考虑的因素,不是必然从轻或减轻。一般情况下犯罪人悔罪态度比较好,可以减刑到基准刑的百分之四十,如果犯罪情节是轻微的,并且犯罪人认真悔过的,可以减刑基准刑百分之四十以上,或者是免除减刑。
    2022.12.23 2180次阅读
  • 2022.09.23 365次阅读
  • 自首情节可以成为减刑的考虑因素。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23.02.23 847次阅读
  • 有自首情节可以减轻多久,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的犯罪性质,赔偿数额等相关情况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如果是存在着自首并且积极的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谅解的情况之下,那么就会由法院对此进行从宽处理。
    2022.11.18 1451次阅读
  • 2020.12.01 337次阅读
  • 量刑4年半有自首情节可以根据具体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22.01.07 1277次阅读
  • 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能够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能够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够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2023.01.04 2072次阅读
  • 2017.03.13 134次阅读
  • 有谅解自首情节时可以减轻量刑。根据法律可知:一、被害人予以谅解,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有悔罪表现,属于酌定量刑情节;二、自首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轻量刑。
    2022.10.09 876次阅读
  • 并不存在“有自首情节可以减刑多少”这个问题,自首不是减刑的条件。罪犯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只有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被减刑。
    2023.01.06 1750次阅读
  • 2022.09.08 418次阅读
  • 有谅解书和自首情节时可以减轻量刑。法律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022.08.31 1074次阅读
  • 投案自首是法定减轻情节。这也是鼓励犯罪嫌疑人能够在犯案之后争取宽大处理的一种形式,因此,如果当事人存在自首情节,作为辩护方的律师可以利用该事实为当事人获得减轻刑罚,甚至得到无罪的判决。
    2022.11.23 902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寻衅滋事罪有案底会争取缓刑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869次阅读2023.03.21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寻衅滋事初犯会缓刑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520次阅读2023.03.21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破坏监管秩序罪会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744次阅读2023.03.21
  •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老人抢夺方向盘判刑会申请缓刑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495次阅读2023.03.21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会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359次阅读2023.03.21

刑事处罚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