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根据规定诈骗未遂怎么定罪?

根据规定诈骗未遂怎么定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999人看过
导读:诈骗未遂也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而罪名一旦成立,无疑就极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不管罪名是否成立,诈骗行为人都需要返还诈骗所得。若是依旧不知道诈骗未遂怎么定罪,可以接着查阅此文。
根据规定诈骗未遂怎么定罪?

一、根据规定诈骗未遂怎么定罪?

1、诈骗未遂也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

只要是实施了诈骗行为,不管是既遂、未遂,都构成诈骗。未遂是已构成犯罪的一种形态,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对于犯罪未遂的犯罪分子,刑法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同时视其恶性程度及犯罪分子自身的危险程度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处罚。

2、共同诈骗怎样判刑,要依据当事人在诈骗活动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诈骗活动的数额等因素而定:

(1)当事人在诈骗活动中的作用;

①如果是主犯,按诈骗活动的全部罪行处罚。

②如果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诈骗罪量刑标准

①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③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案件的主犯、从犯怎么区分?

1、可以通过在诈骗案件中起到的作用来区分主犯、从犯。

诈骗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区分主犯、从犯的方法: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反之则为主犯。

(4)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而主犯则起到了重要或者主导作用。

诈骗案件的犯罪分子人数比较多的情形,法院在最终判刑之前,需要依法判断具体哪些属于主犯、哪些属于从犯。一般情形下,从犯受到的刑事处罚是要轻于主犯的。当然这不是一定的,具体各犯罪嫌疑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需要法院审理案件后确定。

三、诈骗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吗?

1、诈骗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

公安机关受理诈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进行侦查。并将立案结果通知报案人。

2、公安机关立案审查的程序:

(1)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已经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的发生,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2)为了做好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工作,一般采取下列步骤和方法:

①事实审查。审查事实,首先要审查有无事件发生,然后审查已经发生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案件。如果属于犯罪案件,还要审查对行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证据或证据线索审查。通常的做法有: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自首人进行询问或讯问;向有关的单位或组织调阅与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有关的证据材料;必要时委托有关单位或组织对某些问题代为调查;对特殊案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必要的专门调查措施;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认真进行审查,认为证据不充分的,告知自诉人提出补充证据,在立案前法院一般不再进行调查。

(3)在立案阶段所进行的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与犯罪有关的事实情况,应当限定在查明是否有犯罪事实的发生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内进行,不能扩大范围。

并非所有的公民、单位实施诈骗行为后,都可以成功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对于诈骗未遂的情形,在满足一定条件后,也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如果对诈骗未遂怎么定罪还存在其他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问题,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2021.03.10 371次阅读
  • 同样会立案,犯罪未遂,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斑性罪的量刑标准通常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可以同时处以罚金或单独处以罚金,如果是单位犯罪的需要对单位处以罚金,并且对直接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2023.03.24 833次阅读
  • 诈骗有未遂,在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的过程中,因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达到诈骗目的的构成诈骗未遂,诈骗未遂也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但量刑标准比诈骗既遂罪轻,诈骗罪最轻的量刑是单处罚金。
    2023.02.03 1350次阅读
  • 2021.03.30 457次阅读
  • 刑法诈骗罪既遂这样处罚的: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08.13 908次阅读
  •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未遂需要按照我们国家犯罪,也就是诈骗罪既遂的量刑处罚的情况来进行从轻的处理,这是我们国家对于未遂犯来进行处理的基本的原则,通常情况下是判处三年以下或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11.21 1931次阅读
  • 2017.06.23 351次阅读
  • 网络诈骗行为一般涉嫌触犯我国的诈骗罪,量刑要依据诈骗的数额,最高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数额难以查证的,可以参照发送诈骗信息条数,诈骗网站页面浏览量累计次数,或者拨打诈骗电话次数确定。
    2023.03.08 1483次阅读
  • 盗墓未遂判刑的可能性是非常,根据案情的严重情况,可能会判处3~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会处以一定的罚金,如果情节比较轻微的话,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至于会不会被判处缓刑,要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才能知晓。
    2022.11.20 1724次阅读
  • 2021.03.31 392次阅读
  • 股票诈骗是诈骗罪的一种情况,构成诈骗罪既遂。1、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2.10.09 907次阅读
  •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抗原未遂的量刑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主要是根据所涉嫌的罪名来进行判刑,可能涉嫌的罪名,有故意伤害罪或者是故意杀人罪,然后根据未遂的情节进行从轻处理。
    2022.11.01 1266次阅读
  • 2020.09.14 488次阅读
  • 以“装神弄鬼”的方式骗钱未遂会坐牢。诈骗未遂是已经着手了犯罪行为,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所以不管以什么方式进行诈骗,只要是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便应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未遂犯的量刑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来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2.10.17 1348次阅读
  • 杀人未遂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规定,只要着手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即使杀人未遂,也有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一旦罪名成立,实施了杀人行为的公民,就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
    2023.02.05 161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怎么样判别盗窃罪和诈骗罪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812次阅读2023.04.01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盗窃罪和诈骗罪怎么样判刑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672次阅读2023.04.01
  •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怎么样区分诈骗罪和盗窃罪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330次阅读2023.04.01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盗窃罪和诈骗罪怎么样区分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234次阅读2023.04.01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怎么样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836次阅读2023.04.01

金融诈骗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