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

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8 · 1625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

关于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

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一)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无论所犯新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都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即对新罪作出判决,将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再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将其收监执行。

(二)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而且该罪没有超过追诉时效的,也应当撤销假释,对没有判决的罪作出判决,将新作出的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决所判处的刑罚,进行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但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减掉。

(三)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违反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说明犯罪分子在社会上仍具有一定甚至相当大的危害性,不宜再适用假释,应当依法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在对犯罪分子撤销假释并收监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刑法》对撤销假释的法定程序没有具体规定,应当按照我国《监狱法》第33条的规定进行,即对于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期间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二、假释的适用对象包括哪些人

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的假释,指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对其提前释放。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根据司法解释,这种特殊情况指的是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特殊情况”应包括如下情形:

(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

(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

(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犯罪分子符合假释的条件,是可以适用假释的,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公安机关发现其需要撤销假释,可以提出撤销假释建议书,然后由人民法院作出最终的裁定。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撤销假释建议书写完之后怎样处理?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2020.10.10 491次阅读
  • 撤销权之诉起诉状范文:原告:写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等等。被告:信息同原告案由:债权人撤销权纠纷。诉讼请求:明确的撤销原生效判决、裁定。事实与理由:说明案件经过、事由等,并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证据来源:提交相应的证据来源。最后写清楚起诉人和落款信息即可。
    2021.02.08 884次阅读
  • 债务人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1、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2、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3、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2022.11.09 99991次阅读
  • 2021.03.06 307次阅读
  • 撤销权之诉起诉状范文:原告:写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等等。被告:信息同原告案由:债权人撤销权纠纷。诉讼请求:明确的撤销原生效判决、裁定。事实与理由:说明案件经过、事由等,并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证据来源:提交相应的证据来源。最后写清楚起诉人和落款信息即可。
    2022.02.25 1085次阅读
  • 当出现了刑法规定的情形时,应当撤销假释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无论所犯新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都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2022.11.22 6023次阅读
  • 2021.03.27 483次阅读
  • 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并应当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证据材料:(一)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错误。
    2021.07.28 949次阅读
  • 撤销之诉与第三人撤销之诉区别是主体不同,前者是案件的当事人,但是后者的话是属于第3人。同时第3人提起撤销之诉的话,必须要符合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条件,也就是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内容错误。
    2022.11.08 3071次阅读
  • 2017.07.25 1010次阅读
  • 无罪释放,就不可能补充侦查,也不可能取保候审,刑事案件不需要撤案。不需要写撤案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2020.05.22 1219次阅读
  • 根据《合同法》第74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022.11.08 15995次阅读
  • 2017.07.30 22次阅读
  • 撤销权之诉起诉状范文:原告:写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等等。被告:信息同原告案由:债权人撤销权纠纷。诉讼请求:明确的撤销原生效判决、裁定。事实与理由:说明案件经过、事由等,并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证据来源:提交相应的证据来源。最后写清楚起诉人和落款信息即可。
    2022.02.25 877次阅读
  •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债权人撤销之诉是不一样的,第三人之所以可以发起撤销之诉,就是因为在原来的诉讼案件中,虽然他没有作为原,被告双方出席本次案件,但是这个案件的最终判决是影响到了第三人的相关权益,但是债权人撤销并不是说这个案件的判决影响到了他的权益。
    2022.11.04 435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酒后袭警罪量刑标准有哪些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648次阅读2023.03.28
  • 监外执行和缓刑啥区别?主要包括四方面:1、性质不同。2、适用对象不同。3、适用条件不同。4、适用的方法不同。缓刑是在判决的同时宣告,并要确定一定的考验期,监外执行在宣告判决的同时或刑罚执行过程中都可适用,无考验期,适用的条件消失后,如果刑期未满,仍要收监执行。
    1821次阅读2023.03.28
  • 已满14岁犯罪怎么处罚?要依据犯罪行为和触犯的罪名,确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023次阅读2023.03.28
  • 几岁可以承担刑事责任?按照最新的规定来看,已满12周岁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并非是对所有的犯罪都承担责任。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820次阅读2023.03.28
  • 管制的刑期最高不得超过几年?要区分一下情况,一般来说管制最高不能超过2年,但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最高不能超过3年。同时需要注意,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那么羁押1日折抵管制刑期2日。
    1728次阅读2023.03.28

刑事处罚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