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第三人参加诉讼适用什么规定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第三人参加诉讼适用什么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2150人看过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第三人参加诉讼适用什么规定,行政诉讼证据采信规则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第三人参加诉讼适用什么规定

一、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第三人参加诉讼适用什么规定

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通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其负责人出庭应诉适用《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出庭应诉,适用本规定。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通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其负责人出庭应诉活动参照前款规定。

二、行政诉讼证据采信规则

1、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这是司法解释第31条第1款的规定,是法院采信证据的最基本规则。

任何证据只有经过质证,才有可能作为裁判依据。

这不仅是因为没有经过质证的证据,就等于是没有经过考验,其证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权利。

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这是司法解释的规定,目的仍然在于保证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在作出决定时已经有充分确凿的证据。

由此,也间接地禁止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为原具体行政行为收集和补充证据。

3、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

这在前文已经涉及,可以说该规则既是证据提供的规则,也是证据采信的规则。

尽管目前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都未作规定,但作者以为,凡是违反证据提供规则、证据调取和收集规则而提交给法院的证据,都不能被法院采信。

依据《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应该被追回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原告不同意追回的,法院会通知行政机关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其负责人参加诉讼适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网站地图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