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行政处罚中的回避制度是如何制定的?

行政处罚中的回避制度是如何制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3805人看过
导读:回避制度是办案人员与案件有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时,不应参与本案的调查处理制度,办案人员是与本案相对人的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或者有关系的调查人员都应该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向行政处罚机关申请回避,以保证案件的公正调查。回避决定作出前,办案人员不得私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上级批准之后,方可回避,对本事件的调查。
行政处罚中的回避制度是如何制定的?

一、行政处罚中的回避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行政处罚回避制度:

1、回避制度是指办案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时,不应参与该案件调查处理的制度。

2、办案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案件调查处理人员应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向行政处罚机关申请回避。

3、般办案人员的回避, 由所在行政处罚机关分管领导决定;分管或者主管领导的回避,由所在行政处罚机关领导集体决定。

4、回避决定作出前,办案人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

5、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相对人可以向作出回避决定的机关再申请一-次,驳回申请回避的,应向相对人说明驳回的理由。第六条回避的办案人员应将调查处理工作较交给行政处罚机关负责人指定的调查处理人员。

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是本案相对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

二、如何实行行政处罚中的回避?

回避是一项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有关于回避制度和程序的规定。它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执法人员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是有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应当退出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所谓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执法人员本人是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案件处理的结果可能对其权益产生影响等情况。

所谓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关系以外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有可能利用这些关系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的情况。行政诉讼法对回避程序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根据这一规定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时执法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回避,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的回避,由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行政处罚法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行政处罚案件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调查、处理。

回避是一项司法制度,在诉讼法中都有关于回避制度和程序的规定。为了体现案件的公平性,与案件相关的执法人员,应当回避,如果是行政首长,应该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来决定怎么回避。办案人员不得回避,上级批准之后才可回避。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客观公正的调查。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