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如果在
合同签订之后,发现存在围标行为,可以按以下步骤处理:
1.
收集证据:
要把能证明围标的
证据都收集好,像
投标文件很相似、投标人之间有不正当交流的记录等,这些证据很关键。
2.进行举报:
收集好证据后,向相关部门举报。
围标情况不同,
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如果
情节严重,可能涉嫌
串通投标罪等
刑事犯罪,公安机关会
立案侦查;
要是情节相对轻一些,可能违反了行政
法规,相关行政部门会依法进行
行政处罚,比如罚款、
吊销营业执照等。
3.维护权益:
受损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或者
仲裁机构申请,认定这份合同因为围标行为无效或者
可撤销。
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双方要把财产互相返还,有过错的一方还要
赔偿对方的损失;
要是合同被撤销,从一开始就不具有
法律效力,同样要返还财产和进行过错赔偿。
所以,一旦发现围标行为,要尽快采取行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小朱所在公司与小李所在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之后,小朱发现小李所在公司在投标过程中存在围标行为,小朱认为该合同应无效或可撤销,小李则坚持合同有效,双方为此产生争议。小朱着手收集投标文件雷同以及两家投标公司不正当沟通记录等证据,准备维护自身权益。
案情分析:1、从法律规定来看,围标行为可能涉嫌串通投标罪等刑事犯罪,也可能违反《
招标投标法》等行政法规。若小朱收集的证据充分,公安机关可立案侦查,行政部门也能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小朱作为受损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合同因围标行为无效或可撤销。若合同被认定无效或撤销,双方需相互返还财产,有过错的小李所在公司还应赔偿小朱所在公司的损失。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