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认罪认罚基本都判缓刑吗

认罪认罚基本都判缓刑吗

时间:2024.02.27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358人
律师解析:
认罪认罚不一定能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判缓刑的法定条件。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缓刑适用条件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象条件:
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一般而言,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其罪行较轻,法益侵害程度较小;
相反,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般地说罪行较重,无论是法益侵害性还是人身危险性都比较大,因此,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和人身危险性小而被判较轻刑罚的犯罪分子。
这里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即使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最低刑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但若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宣告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犯罪分子犯一罪还是数罪并不是决定缓刑与否的关键,即使其犯有数罪,只要总刑期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适用缓刑。
二、实质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也就是说,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犯罪情节恶劣,没有悔罪的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也不能宣告缓刑。
只有确认犯罪分子符合上述各项条件,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才能适用缓刑。
三、禁止条件: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主要原因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
因此,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即使其所判处的刑罚为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关于认罪认罚: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法院对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处理: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1)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2)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3)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4)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5)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根据《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对于被告人认罪认罚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认罚的阶段、程度、价值、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具有自首、重大坦白、退赃退赔、赔偿谅解、刑事和解等情节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当庭自愿认罪、退赃退赔、赔偿谅解、刑事和解、羁押期间表现好等量刑情节不作重复评价。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两年实刑最快一年可以出来。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

16周岁犯盗窃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年满16周岁,实施偷窃行为要负刑事责任。盗窃罪一般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国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

帮信罪签了认罪认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从刑期来讲,适用缓刑,但是否可能判缓刑,要看具体案情,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喝酒抢夺罪量刑如何处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量刑考虑多因素。未持致命武器,量刑依据窃取金额。小金额可能处三年以下刑罚及罚金;大额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大额或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持致命武器,按第二百六十三条定罪量刑。关于“喝酒抢夺”,量刑需具体分析案情,包括金额、是否持武器等,建议提供详细信息和背景以获得精确量刑建议。

    浏览量:1238 2024-05-31
  • 开设赌场罪哪种可以缓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开设赌场罪缓刑需满足条件:犯罪轻微、悔过、无再犯风险、不影响社区。若情节严重或再犯风险高,则不予缓刑。具体是否缓刑,需法院根据案情评估判断。

    浏览量:1396 2024-05-31
  • 盗窃罪270万量刑标准有几种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盗窃270万元,量刑可能包括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附加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量刑还需考虑累犯、残忍手段等严重情节,可能导致更严厉制裁。

    浏览量:1030 2024-05-31
  • 2024年减刑新规定

    康欣律师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等。

    播放量:893 2023-01-29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王德华律师

上海天眷律师事务

上海天眷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业化的综合型律师事务所。我们的创始团队从东莞起步,十余年来始终深耕交通事故领域,逐步拓展业务至工伤理赔、婚姻家事、知识产权、公司事务、房地产开发、金融等多个专业领域。成立至今,我们已经成功办理超过20000多个案件,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和赞誉。 汲取智慧和经验,重塑制度和流程。我们先后在佛山、南宁、杭州、成都、广州、深圳、南昌等十余个城市设立分所,以专业化、团队化、公司化建设为导向,创新发展理念,优化服务模式,实施统一管理,形成统一品牌,逐步形成立足上海、布局全国的多元化法律服务网络。

咨询该律师
  • 大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该怎么判

    1549人阅读

    若行为人事先不知情,则无法构成本罪。刑法规定,行为者必须明知或应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并提供技术支持或协助,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仅当行为者明确知道上游供应方实施信息网络犯罪,并实际提供协助时,才构成帮信罪。若行为者明知行为有害社会而故意为之,应追究刑事责任。若因疏忽或盲目自信未预见危险,导致犯罪,属过失犯罪,是否承担刑事责任需依法裁定。

  • 判处拘役缓期执行的由哪里管

    1967人阅读

    在拘役缓刑期间,受刑者需在公安机关指定区域内活动,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禁止擅自离开。违反者将立即被捕并接受法律程序。拘役缓刑的执行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判决未生效前,犯罪分子需先变更强制措施,如转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判决生效后,相关法律文件将交予公安机关处理。拘役是短期剥夺自由并接受劳动改造的刑罚,期限为1个月至6个月,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缓刑则是对拘役执行方式的区分,也适用于有期徒刑等案件。

  • 如何判断数罪并罚和择一重罪处罚

    1768人阅读

    并处惩罚与重罪处罚的区别在于适用条件。重罪处罚适用于“想象竞合”法理。数罪并罚则需满足三项原则: 一是被告人犯有多重罪责;二是数罪发生在审判宣告前后或刑罚执行期间,或发现漏罪,或再犯新罪;三是先单独定罪处罚,再数罪并罚,非简单重复严重量刑。

  • 非法营运违法所得如何计算

    1084人阅读

    检察院对非法经营活动的立案标准: 自然人累计非法获利超五万元或违法所得超一万元,单位非法收益达五十万元或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将受追诉。若两年内因同类非法经营行为受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后仍继续,也需立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