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效力专题 > 有哪些情形应当认定和解协议无效

有哪些情形应当认定和解协议无效

有哪些情形应当认定和解协议无效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2024-03-05 10:31:44 已帮助2013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有哪些情形应当认定和解协议无效
下列刑事案件不能适用和解的:
    1、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
    2、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3、渎职犯罪案件;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案件;
    5、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刑事和解的国内司法现状:
    (一)对轻伤害案件进行刑事和解的情况:
    实践中具体处理方式:
    (1)和解后不起诉或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2)和解后起诉。
    (3)未和解起诉。
    (二)对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刑事和解的情况:
    实践中具体处理方式:
    (1)和解后不起诉或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2)和解后起诉。
    (3)和解后暂缓起诉。
    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中国引入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中国进行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保障。
    2.有利于保护被追诉者的人权及预防犯罪。
    3.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刑事诉讼效率。
    4.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