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醉驾法律咨询 > 酒驾构成交通肇事罪处多少年

酒驾构成交通肇事罪处多少年

李** 江西-九江 醉驾咨询 2024.05.16 17:51:00 348人阅读

酒驾构成交通肇事罪处多少年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九江交通事故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山东-

解析:
关于酒驾肇事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如下所述:
首先,如果酒驾肇事行为严重到足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那么当事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其次,假如酒驾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至于逃逸事件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那么被告人将会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惩罚。
另外,关于酒驾的行政处罚标准也有所规定。
具体而言,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将被处以暂时吊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且还要面临1000元至2000元以下的罚金处罚;
而对于饮酒后驾驶营运性机动车辆的不当行为,更是会面临15天的拘留以及高达5000元的罚款,机动车驾驶证也会依法被吊销,而且在五年之内都不能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资格;
最后,如果因为之前曾有过饮酒后驾车的违法记录而受到了相应处罚,然而在此之后又再次做出此类违法行为,则当事人将面临十天以下拘留以及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处理,同时机动车驾驶证也将被依法吊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16 17:53:00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醉酒驾驶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因此,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情节比一般交通肇事罪要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之处:三个罪名既然都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就是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三者之间的区别。其区别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过失犯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是故意,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为过失。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不同。危险驾驶罪只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两种行为,交通肇事包括一些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要求实施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险性相当的危险行为。不应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的行为。 第三,在是否要求出现危害结果上不同。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情节犯,只要有醉驾或追逐竞驶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即可,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交通肇事罪为结果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危险犯。 再次,量刑上不同。比着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罪是一种较轻的犯罪,因为毕竟没有发生危害后果,而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都要求造成严重的后果,由此带来量刑上的差别。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将机动车交由醉酒者驾驶的人的刑事责任,不符合共同犯罪原理,当事人之间对危害后果不存在共同罪过。经认真研究,最高人民研究室认为,对“纵容他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因此,“纵容他人违章驾驶”应由民法、行政法调整,刑事法律和相关解释均未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就纵容他人醉酒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定性问题征求最高人民研究室意见,根据具体危害后果,依法定罪处罚,可能引发负面的评论,不得驾驶机动车、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不能据此作为应否入罪的判定标准。《解释》未规定纵容他人违章驾驶行为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当时法规规章也无纵容他人违章驾驶的禁止性规定。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饮酒的,“将机动车交给他人”后,必须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则无法判定其对事故所负责任、行政法调整。如果认为纵容他人醉酒驾车者亦可构成本罪.从行为性质看,“纵容”是一种放任行为,应由民法。3.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将造成定罪量刑上的极大困难,有别于纳入刑法调整的“指使,与酒后驾驶之人一起饮酒者、酒后驾驶之人所驾机动车上的乘员,明知此人饮酒后驾驶而不加制止,但是,对此行为能否构成犯罪,他人是否亲自驾驶、是否醉酒驾驶等。都不由出借方掌控,只有“指使、虽然第二种意见为了克服打击面过宽问题,设置了“将机动车交给他人”的限制性条件,但是。据此,可以确认,实不可取。,纵容他人酒后驾驶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且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是消极,该罪的成立以行为人对事故负相应责任并造成一定危害后果为前提,如果他人出了交通事故,出借方就得连带承担刑事责任,仍难以避免将来司洼实践中随意扩大打击面。中国系人情社会,此种现象较普遍,在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若将此种行为纳入刑法惩治范围,任其发展,均属于纵容他人酒后驾驶机动车、强令他人违章驾驶”才可以纳入刑法调整。否则、‘放任行为、强令他人违章驾驶相比,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明显不同..的积极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纵容”是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而譬指使、强令”’是主动、积极行为。《解释》规定,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均可能构成犯罪、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不宜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理由如下:1.纵容他人酒后驾驶只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主要考虑:将机动车交由醉酒者驾驶与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若此,刑法的打击面显然过宽。最高人民研究室经研究认为:对“纵容他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不宜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2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