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辽宁法律咨询 > 鞍山法律咨询 > 鞍山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咨询 > 罚款逾期没处理会有滞纳金吗

罚款逾期没处理会有滞纳金吗

苟** 辽宁-鞍山 税务行政复议咨询 2020.11.30 01:24:55 468人阅读

罚款逾期没处理会有滞纳金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鞍山律师 税务类纠纷律师 鞍山税务类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现场开单都会开具违法情况和处罚情况,自收到处罚书之日起,必须15天内去处理完毕,逾期将会每天按罚款金额3的比例收取滞纳金。电子违章记录有电子拍照和视频抓拍。一般电子违章不会有较短的处理时间限制,但也有执法单位会按照车主注册时提供的地址,通过邮局寄给违法处理通知书,假如车主地址更改或者不当,或者通知单因其他原因没有按时到达车主手上,那么由此也会产生误会,导致滞纳金的产生。由此产生的滞纳金就会相当可怕的!

2020-11-30 01:26:55 回复

1.逾期不缴纳罚没款需要缴纳3%的滞纳金,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但是在复议期间,仍然是需要缴纳罚款的,不缴费是有滞纳金的。《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行政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2.《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是关于罚款和滞纳金的规定。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的执行罚。执行罚是行政强制执行对拒不履行原行政决定所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原行政决定所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的间接强制执行措施。
3.执行罚与行政处罚中的罚款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二者都是以行政违法为前提,都是对行政相对人课以一定的金钱给付义务。但是,二者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原则性的区别。
第一,执行罚的目的不是对义务主体进行金钱处罚,而是通过罚缴一定数量的金额,促使义务主体履行其应履行却尚未履行的义务;罚款是对已经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给予金钱制裁。
第二,执行罚可以针对同一事项反复适用,而罚款则必须遵循“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按应交税款金额的万分之五计算。也就是按1200元计算。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税负率怎么算
11748人阅读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那么税负率怎么算,企业税负率怎么算,增值税的税负率应该如何算?一般纳税人税负率是怎么算的以及出口企业税负率又怎么算,下面为您作详细介绍。

汽车购置税
15762人阅读

私家车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出行变得更加的便捷,但是在购买汽车时还需要缴纳汽车购置税,那么2024年汽车购置税规定有哪些,汽车购置税应该如何交纳,汽车购置税怎么算,快来了解一下吧。

行政复议法全文
12302人阅读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行政复议法的法律知识,例如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内容是什么,最新行政复议法全文内容包括哪些,行政复议法全文解释是什么,以及行政复议法全文释义是什么,税务行政复议法全文内容规定了什么?

税收滞纳金
114502人阅读

缴纳税收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如果公民不按时缴纳税收超过了一定的时限,那么国家就会对其征收税收滞纳金,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想知道税收滞纳金怎么算的?这个问题,律图小编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税务行政复议程序
98317人阅读

很多人都问税务行政复议是什么意思,其实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公民不服税务机关做出的行为而申请复议,但是在进行复议之前,我们要来了解税务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多久。下面就由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税务行政复议的知识。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