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自诉 > 侵占罪认定标准是否有法律规定

侵占罪认定标准是否有法律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3 · 1804人看过
导读:侵占罪有明确法律认定标准。它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交出的行为。构成该罪要满足对象特定、有非法占有目的、达数额较大标准(各地有差异)及拒不退还或交出等条件。此罪属自诉案件,由被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
侵占罪认定标准是否有法律规定

一、侵占罪认定标准是否有法律规定

侵占罪认定标准有法律规定。侵占罪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构成侵占罪需满足:一是对象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二是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意图将财物归自己所有;三是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不过目前数额较大具体标准尚无全国统一规定,各地根据经济水平有所差异;四是有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

侵占罪属自诉案件,需被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

二、侵占罪认定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侵占罪的认定时间一般从行为人开始实施侵占行为起算。比如,行为人合法持有他人财物后,产生非法占有的故意并实施了侵占行为,这就是侵占行为的起始点。

当财物所有人发现财物被侵占并要求行为人归还,而行为人拒不交还时,侵占行为进入持续状态。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提出控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明确主张权利作为侵占行为时间认定的重要节点。此后,如果行为人仍不归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关键在于准确判断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以及拒不交还行为的持续情况,以此来确定侵占罪的认定时间。

三、侵占罪认定的三个条件有哪些

侵占罪认定有三个条件。其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意图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其二,侵占的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基于委托关系合法占有;遗忘物是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疏忽偶然遗落的财物;埋藏物是埋藏于地下的财物。其三,侵占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数额较大标准各地司法实践有所不同。一般达到一定金额,如司法解释规定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为“数额较大”。且经财物所有人要求退还,行为人仍拒不退还,才构成此罪。若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可认定构成侵占罪,会面临刑事处罚

在探讨侵占罪认定标准是否有法律规定时,我们清楚这一罪名的认定有着严格且明确的法律界定。法律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以及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但在实际情况中,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而且在认定过程中还有诸多细节需要考量。若你对侵占罪认定标准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侵占,或者对相关法律条款的解读仍不清晰,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