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职务侵占罪36万会判多久

职务侵占罪36万会判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11 · 1905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 36 万,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还得处罚金。量刑得综合好多因素,像有没有自首啦、立功啦,退不退赃也很重要。要是积极退赃,还表现出后悔的样子,那对量刑就有好处啦,能让量刑轻点呢。反正具体咋判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啦。
职务侵占罪36万会判多久

一、职务侵占罪36万会判多久

若涉嫌职务侵占犯罪,且涉案金额高达360,000元人民币,通常将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同时并处相应罚金。在量刑时,法官需要根据诸多复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例如被告是否具有自首或是立功的良好表现,以及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偿还所侵占资金等等。通常而言,如果被告能够积极偿还非法所得,表达真心悔过之意思表示等积极状况,便可能对最终裁决结果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有利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哪里管

职务侵占罪的管辖职权归属于公安机关。在此类刑事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方面,公安机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所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团体的相关人员,在其所担任的公职岗位中滥用职权,通过非法手段将本单位的财产据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以上的违法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作为受害方的权益受到侵犯者可向当地公安机构进行上报投诉,而后由公安机关展开立案调查和侦办事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职能管辖】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三、职务侵占罪怎么立功

在处理职务侵占罪方面,若犯罪分子具备以下特定立功表现,将可能获得宽大处理:如主动揭露他人犯罪行为且其证据确凿无疑;提供至关重要的线索,借此使得其他案件得以成功侦破;有效防止他人实施犯罪行为;以及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协助逮捕其他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等等。这种立功表现,能够为犯罪分子带来从轻或减轻的刑事处罚,甚至对某些罪犯,如果其存在重大立功表现,还有可能减轻或免除其刑罚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

【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职务侵占罪涉案金额36万,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具体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是否积极退赃等。一般来说,积极退赃、有悔罪表现等情节会对量刑产生有利影响。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2486次阅读
  • 挪用公款36万元属情节严重,法定刑期至少五年。公安机关立案后,建议立即寻求律师协助。职务侵占罪指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单位财产,不论所有制性质,单位均可能成为受害者。对于“单位”的定义和适用范围,需进一步探讨。职务侵占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秘密窃取、欺诈获取、非法占有等。
    2024-09-06 1088次阅读
  • 2024.06.24 1183次阅读
  • 455次阅读
  • 依《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责任与金额相关。金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罚金;金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并罚金;金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或无期并罚金。侵占36万通常属“数额较大”,可能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罚金。但具体刑罚结合全案考量,由法院裁决。
    2024-09-06 1190次阅读
  • 2024.08.07 1152次阅读
  • 419次阅读
  • 若涉嫌职务侵占犯罪,且涉案金额高达360,000元人民币,通常将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并处相应罚金。在量刑时,法官需要根据诸多复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例如被告是否具有自首或是立功的良好表现,以及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偿还所侵占资金等等。通常而言,如果被告能够积极偿还非法所得,表达真心悔过之意思表示等积极状况,便可能对最终裁决结果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有利影响。
    2024-11-11 1446次阅读
  • 2024.08.13 1956次阅读
  • 43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