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872人看过
导读:犯罪预备是犯罪前的准备工作,而犯罪中止是犯罪过程中停止或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在法律上,预备犯可能受到较轻的惩罚或免除处罚,而中止犯若未造成伤害可免除处罚,若造成消极影响则适度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一、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1.定义层面的差异:

所谓犯罪预备,即是在进行真正的犯罪行为之前所作的各项筹备工作;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已经开始,但尚未完成的过程中,因行为人自身意愿的改变或是客观条件变化,自动选择停止犯罪进程,甚至采取积极措施以阻止犯罪结果的实际发生的情况。

2.法律惩处上的区别:

针对预备犯者,应当参照已然的犯罪进行适当程度的减轻、从轻或者不予制裁;

然而对于犯罪中途及时醒悟并主动终止行为的犯罪中止者,若未给社会及他人带来任何实质性伤害,法律通常会给予豁免处罚的待遇;反之,如果已对他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损失,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形予以适当程度的减轻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什么更严重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后者重。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会被判刑,造成损害的会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减轻判刑,犯罪未遂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判刑。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