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和时限是什么

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和时限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428人看过
导读:继续盘问适用于以下情况:被害者或证人指控嫌疑人犯罪;有证据显示正在进行违法行为;嫌疑人身份不明且有犯罪嫌疑;嫌疑人携带可能涉及犯罪的物品。时限通常为12小时。这些情况包括:指控犯罪、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和携带非法所得。
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和时限是什么

一、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和时限是什么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对嫌疑人实行继续盘问:

(一)若被害者或目击证人提出控诉或直接指认嫌疑人涉嫌触犯法律之罪行;

(二)如有证据证明正在进行违反社会秩序或构成犯罪的行为;

(三)存在违反社会秩序或构成犯罪的嫌疑,但身份尚未明确的情况;

以及(四)若嫌疑人所携带的物品可能涉及到违反社会秩序或构成犯罪的非法所得。

关于继续盘问的时间限制,通常规定为12个小时。

以下是继续盘问的四种具体情况:

1、被害者或目击证人提出控诉或直接指认嫌疑人涉嫌触犯法律之罪行;

2、有证据证明正在进行违反社会秩序或构成犯罪的行为;

3、存在违反社会秩序或构成犯罪的嫌疑,但身份尚未明确的情况;

以及4、若嫌疑人所携带的物品可能涉及到违反社会秩序或构成犯罪的非法所得。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八条

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十一条

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12小时;

对在12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24小时;

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24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

前款规定的时限自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被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至被盘问人可以自由离开公安机关之时或者被决定刑事拘留逮捕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戒毒而移交有关监管场所执行之时止,包括呈报和审批继续盘问、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处理决定的时间。

二、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和时限

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有:

(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12小时。

继续盘问的四种情形是:

1、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2、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3、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4、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八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十一条,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12小时;对在12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24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24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

前款规定的时限自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被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至被盘问人可以自由离开公安机关之时或者被决定刑事拘留、逮捕、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戒毒而移交有关监管场所执行之时止,包括呈报和审批继续盘问、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处理决定的时间。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和时限是什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