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撕毁的合同,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撕毁的合同,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5 · 1754人看过
导读:合同撕毁后是否还有回旋余地取决于具体情况。若双方合同均损毁且未执行交易,一方否认签约,则视为未签有效合同。若合同已损毁但交易已履行,则形成事实合同关系,原合同仍具法律效力。因此,合同撕毁后的法律效果需根据是否已履行交易来判断。
撕毁的合同,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一、撕毁的合同,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倘若双方当事人所持有的合同均遭到损毁,无论此种行为是出于何等原因,若后续的交易并未得到执行,且其中一方坚持否认曾签订任何事实上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那么便可被视为从未签订过真实有效的法律合同。

反之,若各方所持有的合同均已经遭受损毁,并且在此之前曾经实施的商业交易已经按照约定得到了全面履行,那么这就意味着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性的合同关系,因此,原有的合同仍然具备法律效力,可以继续发挥其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撕毁的合同是否还有效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即使单方撕毁合同,合同依然有效。如果撕毁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另一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主张其违约责任,并且可以主张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撕毁的合同,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该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2-20 822次阅读
  • 2023.03.01 1857次阅读
  • 故意撕毁欠条涉嫌触犯故意破坏财产罪,目前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为5000元,如果达到5000元以上,可以依法要求追究该人的刑事责任。一般而言,作为债权人应妥善保管好欠条,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应立即报警。
    2024-03-02 1208次阅读
  • 2023.03.12 1384次阅读
  • 合同撕毁后如未履行且一方拒不承认的,视为未签署过生效合同,也就是合同无效;如果已经实际履行,视为事实合同关系,也就是合同有效。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2024-02-25 1341次阅读
  • 2023.03.02 1565次阅读
  • 即使是合同被撕毁,只要有其它证据证明合同存在的事实的,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即如果对方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你们之间达成过合意,也就能证明合同存在,此时合同就是有效的,当事人仍要受合同约束的。
    2024-02-29 939次阅读
  • 2023.03.04 6497次阅读
  • 违法,如果借条的数额达到五千元的,触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借条是记载当事人的债权或证明所有权的重要凭证,在民事上属于证明权益关系的书证范畴,也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的有价证券以外,普遍认可的具有财物基本特征的财产权利凭证。
    2024-03-01 1086次阅读
  • 2023.03.03 151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