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开车撞死人有谅解书还要坐牢吗

开车撞死人有谅解书还要坐牢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8 · 1308人看过
导读:开车撞死他人,即使取得家属谅解,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案情和法律。若肇事者仅负次要或无责,且获家属谅解,通常只需民事赔偿。但若负主要或全责,即使获谅解,也需承担刑事责任,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情节轻重可能影响刑罚。构成交通肇事罪需满足:违反交通规章制度,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且行为人需有过失心理。故意行为则不属于交通肇事罪范畴。
开车撞死人有谅解书还要坐牢吗

一、开车撞死人有谅解书还要坐牢吗

若在开车期间撞死他人并且已取得对方家属谅解,是否仍需面临刑事审判呢?这取决于实际案情的复杂程度及法律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来分析:

首先,如果肇事者已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并且在事故中仅承担次要或无责的角色,那么他只需对受害人及其家属作出相应的民事赔偿即可;

其次,假如被告在事故中负有主要或全责,即使已经取得了受害人家属的谅解,也难逃刑事责任,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待遇,但同时可视情节轻重考虑减轻刑罚

在讨论交通肇事罪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其基本构成要素:

首先,它追求的客体对象是法令设定的那些重大的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当行为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由于疏忽或恶意违反交通规章制度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公共财物损坏等严重后果时,才有资格依据交通肇事罪予以处罚。

换言之,若仅仅是轻微违规却未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则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因此也就不是刑法所维护的社会关系,自然也无法作为本罪的客体存在。

第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表现为行为人行车过程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章制度,从而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行为;

第三,geyong肇事罪的实施主体是一般公民,即达到法定年龄16岁且具备法律责任能力的智能自然人,他们在实践案例中大多为的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

再看,对于不满16岁,但满14岁的孩子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此类情形下是否适用于交通肇事罪条文;

最后,实践中交通事故责任人在主观上必须持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法理上的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错误意识。

当然,这并非要求责任人必须是过失,只要是能够证明行为人在公路营运过程中的主观心智状态,无论是蓄谋而为还是失误操作都不再会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如果责任人在主观心态上对于自己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持有一种明确的故意心理态度,那么其行为就应归入到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相关罪名的范畴内进行考量,而非简单地按照交通肇事罪进行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开车撞死人是犯罪吗

开车撞死人不一定都构成犯罪。

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驾驶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且在事故中不负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还是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

如果故意开车撞死人,属于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开车撞死人有谅解书还要坐牢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