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公职人员退赃能不能判缓刑

公职人员退赃能不能判缓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6 · 1336人看过
导读:法院量刑时会参考退赔款额,但并非决定缓刑的关键因素。要获得缓刑,需满足条件:罪行限于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良好,不会再次威胁社会,且非累犯。累犯风险大,不适用缓刑。检察院所述缓刑为暂缓执行,适用于轻微犯罪、认罪态度积极且不扰乱社会秩序者,但需经试用期。
公职人员退赃能不能判缓刑

一、公职人员退赃能不能判缓刑

法院在审判过程中,退赔款额仅作为其量刑决策的参考依据,而非直接导致是否获准缓刑的决定因素。

获得缓刑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要求:

首先,被告人所涉及的罪行必须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次,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及是否有悔罪表现,判断其如获缓刑是否可能再次对社会产生威胁;

最后,被告人不得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意较深,再度犯罪的风险极大,因此不适用于缓刑制度以防止其再次触犯法律。

检察院所述之情况确切无误,缓刑又称为暂缓执行,是刑法体系中的一种执行手段。

若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且对社会危害程度有限,同时有积极的认罪态度,加之保证判缓刑后不会重新扰乱社会秩序,可向司法机关申请缓刑。

但缓刑并非立刻执行,须经过一段试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公职人员退赃款后的处理

公职人员退赃款后,可以从轻处罚。公职人员犯罪后主动退回赃款是属于自首的表现。退赃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罪犯及其委托人依据法律法规主动或被动性的将非法获得的财物直接退还给被害人或者上缴司法机关的行为。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公职人员退赃能不能判缓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